政府管办不分:院长贪腐的罪魁祸首
2015/5/7 医学界智库

     院长为保职位拒政府补贴,却又因贪腐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文作者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解读。

     作者:孟庆远 编辑:楚风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媒体报道,某县级医院院长拒绝政府财政巨额补贴,而正是这位院长,因贪污行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一位院长,一边贪污,一边又拒绝政府补贴,这件事多少让人难以理解。

     据调查,这名院长确实存在行贿贪污的行为。此外,检察人员发现,2010年起,该院财务账目就没有政府的在编人员经费划拨,2014年下半年实行药品零加价后,政府财政补贴也不见踪影。

     据悉,医院所在县是贫困县,财力紧张,该院业务收入一度较好,但实行药品零加价后,尽管该院压低了药占比,但仍压力巨大。

     按有关政策,需由当地政府给予补贴,可院长提出补贴申请后却被该县主要领导拒绝,理由很简单:医院是政府办的,收入支出、人员编制和院长任免,都是政府一句话说了算,而政府财政状况“很紧张”。

     这位院长供述,为让他遵守政府决定,县主要领导特地让组织部门与他谈话,强调医院领导归组织部门管理,倘若院长不接受政府意见,不“从大局出发为县财政分忧”,就会被免职。

     为保住职位,这位院长接受了政府决定,拒绝财政补贴。但保住职位的院长却动了贪腐的念头,“只要组织部门让我继续任职,我就要趁机捞一把”。

     于是出现了上文媒体所报道的事件——院长通过拒绝政府财政补贴来保住职位,却又借机持权享受贿赂并贪污。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人员,笔者从这一事件中看到了目前医改的难点:公立医院官办不分的现状。

     管办不分是院长贪腐的温床

     如果医院与政府脱离管办关系,那么,院长就能理直气壮依政策向政府讨要补贴——院长任免与组织部门无关,组织无权干涉,政府既不能赖掉补贴,更不能以补贴为由来威胁免掉院长。

     如果医院与政府脱离管办关系,政府就能专心致力于监管,督导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监督医院及院长是否将补贴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但现实并非如此,管办分开迟迟未动真格。近年来的医改,仅在医院内部管理上进行探索尝试: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狠压药占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院药品零加价销售等……

     这些已实施的“蜻蜓点水”,效果不明显不说,还需政府自身为这些决策带给医院的“损失”进行补贴式补偿。

     政府又不愿补贴或掏不出补贴,无奈之下,医院只好搞“二次议价”量价采购等,进而出现了医药腐败。

     管办不分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医院的收入靠药品销售、政府财政补贴和医疗业务收入,药品销售已被监管,财政补贴又常常不能到位,医院只好靠增加医疗服务收入自给自足,于是便出现过度医疗现象,造成患者不满。

     政府为此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上进行探索,但医疗服务价格有别于其它市场物价,其它物价是买卖双方共议,而医疗服务中,患方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价格政府控,量是医方定,患者可以说只能听凭排布。

     所以,管办不分,实际上就是政府用行政强制手段给所管医疗机构以垄断医疗市场的权力,也就是说,是公立医院在政府的操纵之下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医疗可及性,达到医改目的,就必须从根本的医疗管理体制上动大手术,把管办分开作为制约院长贪腐和消除“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彻底摆脱体制制约,让公立医院改变属性,到市场中自我发展。

     这也将倒逼所有医疗机构无条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通过摆脱政府、医疗机构及患者三方之间的顾虑与负担,积极推进医改稳步前行。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与同行们一起交流医院管理经验、共聊医疗产业投融资心得?欢迎加入微信群“医疗跨界交流-医学界”。

     入群方式:微信添加群管理员dcf8wbys为好友,由管理员邀请入群。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关注方法:

     按住图中红色指纹3秒钟,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价值,欢迎您点下“赞”,并转出去,与朋友们共享;如果您想对本文发表看法,欢迎进入微社区交流、讨论。(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