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深度调研宿迁医改
2015/5/21 医学界智库

     导读:把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有关研讨会放在宿迁开,颇有意味。自2000年开始医疗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至今,宿迁做得如何?这里有最新数据。

     来源:宿迁同城微信号

     5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召集,在江苏宿迁市召开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讨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牵头,成立了发改委、卫计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人员和专家、博士组成的专家课题组,以宿迁市妇产医院等宿迁市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为例,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为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形成的相关报告将送领导供改革参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是课题组负责人。开题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房汉廷、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等专家做了发言。宿迁市市长王天琦介绍了宿迁医改的经验。

     以下是王天琦发言的摘录。

     管办分开充分竞争

     外界关注宿迁医改,都说是完全的市场化,实际上宿迁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我们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这样的:第一级在市一级,市一级有这样几个公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市一级的层面,到县一级也是如此,到镇一级我们主要是把卫生院办好,社区一级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这个三级网络已经形成,三级网络承担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到乡镇一级,我们花钱买服务,委托民营医院承担相应的任务。

     政府主要是进行合同契约管理。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公立的,民营医院也可以承担公益的任务,我们一直是这样认识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除此以外,医疗卫生的市场全面放开,充分竞争。

     建设现代医卫五大体系

     我们在巩固和深化前期医改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现代医疗卫生的五大体系建设。

     第一是围绕城乡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心城市高等级医院建设,将乡村卫生机构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这是第一个体系。

     第二个体系,围绕落实兜底责任建立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市14个乡镇开展乡镇医疗卫生职能调整的试点,促进乡镇医防结合、管办分开,打造苏北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契约管理方式、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质量。

     第三个体系,围绕完善医保制度,打造现代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稳定增长机制,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制度,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探索混合付费方式的综合改革,开展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的创新。

     第四个体系,围绕规范药品供应,健全现代药品供应的保障体系。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城市社区基本药物制度将于今年6月底全面实施到位,探索建立民营乡镇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在乡镇医疗机构试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第五个体系,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完善现代医疗卫生的监管体系。启动市县乡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范乡村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基层提升基本医疗卫生的质量和水平。

     宿迁医改成就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特别是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宿迁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变化:

     一是医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截止2014年底全市医疗卫生的资产总量突破100亿元,达105.3亿元,是改制前——我们真正改制开拓是2000年——的21倍。全市医院总数达到226家,比改制前增加了81家,千人拥有床位由1.06张增加到4.20张,增长3.96倍。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由8所增加到30所,三级医院由空白发展到4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由空白发展到5家,一些疑难重症在宿迁本地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三是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圈基本建成,就医更加方便。根据省新农合的数据,我市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比苏北平均水平低19.07%和2.15%,医患关系和谐度处于省内较好的水平。

     四是卫生影响力明显扩大。全国百强民营医疗机构中宿迁占据7席,荣获健康中国梦2013年全国示范城市称号,2014年全国县级医院竞争力排名中,沭阳、泗洪县人民医院位列全国百强。我们把妇幼保健院的牌子挂在了妇产医院,它也承担公益职能,花钱买服务使得我们社会活力进一步增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