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独立医生与医院平等
2015/6/17 医学界智库

     导读:张强认为,张强医生集团是中国医疗改革的一本书,这本身饱含故事。事实上,无论成败,这个书写的过程对中国当下以及未来的医疗改革而言,都意义非凡。

     作者:张颂奇

     来源:医策

     “虽然不是和睦家医院的全职雇员,但我愿意用一个上午的时间站到台上,和大家分享我作为一个独立医生对一家医院的评价。”这段话来自知名的自由执业医生张强,他在两年前离开公立医院体制,成为一名自由执业医生,并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医生集团。

     6月13日,由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医策(medtac)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医院领导者论坛暨2015医院管理周在上海佘山举行,在“混合所有制医院构建模式”这一分论坛上,张强医生介绍了医生集团模式,还分享了他对自由执业医生的价值的思考。

     13日上午,张强医生受和睦家医院之邀,以一名自由执业医生的角度谈了其在和睦家医院工作的感受与思考。演讲结束后,他和和睦家医院演讲者一道在台上“罚站”一小时,和“互联网+医疗”一样,“和睦家+张强”受到了与会者的热切关注。

     为和睦家代言,在张强医生看来这不仅是愿意“站台”,从张强医生的现场参与热情来看,甚至是非常积极。这是自由执业医生对于平台合作方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品牌形象的强化。“我来参加这次大会,一是为了听和睦家,二是为了见张强。”有与会者在现场笑言。

     以下为张强医生在“混合所有制论坛”的主题分享:《新型医生执业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早在华佗时代中国就有自由执业医师,而我们不过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重新再谈这个古老的话题。医生集团的基因比较纯净,既不不属于公立医院,也不是私立医院,我们的基因就是医生,因此我提出“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医生和医院之间应该是合伙人、平等的企业关系,这对我们现在的执业模式会有很多冲击。

     新型的医生执业模式一个是自由执业,一个是多点执业。自由执业一种是申请诊所,成为诊所的主人或独立法人,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医生会参与到诊所中;第二种自由执业是在各个医院兼职;第三种是中介机构,最近出现了体制内的医生集团。

     很多医生觉得国家为什么现在推行多点执业,我们一直在多点执业。事实上,他所谓的多点执业是经常周末各处执业,我们要清楚“走穴、多点执业、自由执业”三个阶段完全不同。走穴的医生在医疗安全隐患方面是有问题的。现在国家推出来多点执业是在走穴基础上更近一步,这样安全性增加,但这样还不足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最后才是自由执业,只要患者在我眼前,是没有人可以干扰我分散对患者的注意力的。

     从法律法规角度来讲,走穴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医生的身份是单位人,其在外面做事情会存在内外不公平,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主体还是原来的执业医院。其次,我们的医生不敢亮出身份多点执业,他跟公立医院之间没有形成新的契约关系。而自由执业的医生不存在这个问题,面临的困惑和纠结比较少。

     法律问题之外,体制内的医生还有职业素质问题。在体制内的工作习惯使得很多医生一旦到一个提供优质医疗平台的时候会不适应,我们医生具备了多点执业之后的职业精神和素质了吗?

     我特别看重的是社会价值,现在的多点执业是一定程度缓解的基层病人看病难得问题,但是它的社会价值还是欠缺的。多点执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阶段,现在的多点执业是针对体制内的医生还没有具备自由执业能力的时候给他们试水的机会,试水的过程他发现他跟原来单位的契约阻碍了整个多点执业的进程,他就转换为自由执业。

     我们医生集团也是一样的吸收多点执业的专家,我们有两点要求:一,跟医院的契约关系要理顺。二,尽快进入到多点执业的状态。

     医生的自由执业可以降低医院成本,提升效率。和睦家医院采用开放平台的模式,尝试了一年多,发现很容易得到专家的资源,我们采用PHP模式,医生和医院是平等的。医生集团最终的设计就是为医生自由执业落地搭平台,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后来的自由执业的医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重复我的这些错误。

     我们医生集团发展这么多年,未来的构想是“一年之内投资诊所”,以这个作为入口,首先进入社区和家庭,基于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把我们的触角从医院门诊延伸到患者家庭。

     我们手术中心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投资的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另外一种是和各加医院手术中心签约,用轻资产的模式运营我们的医生集团。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想过要造一家医院,为了吸引更多的医生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我们希望纵向的医院应该是变成平台。

     医生集团的意义在于,它在整个医疗环节中涉及到保险、医疗旅游、医学人文、职称改革、移动医疗多个方面。首先它能推动保险,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考虑推出自己的保险。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家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美国上万家日间手术中心,88%的拥有者是医生,医生办出了非常符合医生利益和患者利益新型的业态日间手术中心。

     医生的自由执业极大的推动移动医疗,BAT发现所有的互联网医生参与的动力不足,也没有个人品牌意识,但是医生自由执业团队不一样,因为他的品牌、口碑都是很病人捆绑,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只要够好,医生集团动是最抢先用,这样推动我们移动医疗更加接地气。

     另外我们考虑医学人文,重塑中国现代医生的形象。中国医生的形象在过去这么多年受到很大损害,一方面是外界的偏见,另外一方面我们自己确实做得不好,缺乏职业精神,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项目来带动。

     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写一本书,一本有故事的书。这本书还没有人来写,它的成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写它的过程。

     原标题:《张强:从为和睦家“站台”谈一个独立医生的价值》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