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会成为趋势吗?
2015/7/5 医学界智库

     导读: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建成中国的凯撒医疗?最大的问题仍然在:彻底的医改何时能够到来。

     作者:农夫观察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7月4日下午,在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课堂上,挂号网创始人、CEO廖杰远透露说,挂号网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凯撒医疗”。

     挂号网的新目标并不孤单,似乎一夜之间,春雨医生、挂号网、平安好医生、中国人寿都在或明或暗的表态,要打通“保险+医疗”,而它们学习的对象正是美国的凯撒医疗。

     在一个集团内,装进去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网络诊疗等服务和产品,形成服务的闭环,是凯撒医疗的商业模式。一旦这种业务的闭环形成,集团就能够在有限医疗保险费用内,更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也能让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拥有相对一致的利益导向。这种商业模式,就凯撒医疗来说是极其成功的--美国的研究表明,其人均医疗支出更低,其参保用户的健康水准大幅高于其他保险公司的用户。

     这种模式的优越性,让正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健康保险公司、移动医疗公司看到了一线曙光。有些公司,如平安健康险可能早就在谋划了,而挂号网、春雨医生也看到了这种商业模式的潜力,而有消息称,丁香园也正在向保险机构融资--其目标可能也是为了在未来能够获得保险机构融资后,形成业务闭环。

     这个业务模式在中国可能吗?

     笔者认为,还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1.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有多大?何时能放大?

     美国没有强制性的国家医保计划,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可以自由竞争。当前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商业医疗保险容量极其有限,大约在数十亿规模,这和近万亿的职工医疗保险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能否迅速成长?到底有何障碍?这是中国的凯撒医疗追随者们必须去考虑的。很可能未来商业医疗保险也很难成为主流市场。但由于中国医疗市场足够大,即使部分中产阶级选择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其仍然是值得去开拓的。

     2.自建医疗体系可能吗?

     凯撒模式需要有自己的全科医生诊所网络,目前市场确实是在开放,但在越是发达的地区,开办诊所的难度越是较高。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要快速开出成规模的连锁诊所和医院,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春雨医生等考虑的是怎么和现有的民营医院和诊所合作,而不是立足于自己建设。

     整合社会资源无疑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但整合并按照新商业模式改造这些医院和诊所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线下的医疗才是决胜的关键

     凯撒拥有自己的在线诊疗系统,但在美国只是原有医疗业务的自然延伸。而中国的平安好医生、春雨、挂号网,则是从线上问诊切入市场的。由于移动医疗目前非常火爆,容易拿到资金,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要做凯撒医疗模式,就必须明白,线下的医疗才是根本。正因为这个原因,凯撒医疗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区域性的公司--这种模式无法通过线上诊疗的优势复制到全国去。

     据此推测,试图学习凯撒医疗的移动医疗公司,未来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线上的优势,而在于线下医疗能力的培养上。

     凯撒医疗学之不易

     当前我国虽然有不少公司宣称要向凯撒医疗学习。但我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差异极大,这条路注定路漫且远,创业者们除了要有宏大的梦想,还必须面对数不清的障碍和困难。这个宏大的目标,仍然有太多的基础问题需要解决。

     罗马城是一天建成的吗?

     我国的创业者们完全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笔者认为大家不约而同选这条道路更主要的原因是:除了这么做,似乎想不出更好的、逻辑上可行的出路了。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建成中国的凯撒医疗?最大的问题仍然在:彻底的医改何时能够到来。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