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的“虚化编制”实践
2015/7/30 医学界智库
导读:束缚医务人员自由流动的编制管理一时难以取消,公立医院调动积极性的对策就是:淡化和剥离编制所附着的福利,对所有人员一视同仁。
作者:苗兴朝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
7月28日,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中层例会通知,自7月始,全院非在编人员(人事代理)与在编正式职工一样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会场一时骚动,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例会常规进行。会后职工们说,我们非在编人员与在编人员享受一样福利待遇,这已不足为奇占!
原阳县人民医院是50万人口省级贫困县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门诊32万人次,住院2.6万人,开放床位800张,是医保定点单位,就诊量占全县医疗机构就诊总量的52%,2012年、2013年先后被命名“河南省十佳县级医院”“河南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数据及名誉自然会让人认为原阳县人民医院是一家高水平实力的“正规军”,然而它“正规编制”却让人难以置信——缺编三分之一。人事科资料显示,2009年正式在编职工284名,其中医生51名,护士103名,床位260张,如果以此数据计算,2014年该院与大城市医院的“战争状态”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这里医护比、床护比及工作承受量和群众满意度都在正常范围。该院的管理秘笈何在?为什么缺编这么严重却工作有序且高质量运营?
调研让人获取了法宝——编制难改就该制度,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改变“编制”的制约,为医院医疗的健康发展和群众的医疗需求铺路搭桥!
2009年,原阳县人民医院打破常规,提出自主招聘必需专业人员申请。由于“编制”政策不支持,该院大胆提出以人事代理方式使用管理招聘人员,并特别提出自己负责招聘上岗人员工资,不让县财政担负任何补助补贴。申请被批准后,大专学历应聘人员络绎不绝,但仍有顾虑,除了工资奖金还有住房等,于是该院通过研究很快制定出编外人员优惠政策:一是一线人员不分编制,统一由医院绩效考核分配薪酬,编制人员工资封存档案;二是个别编外优秀骨干人员破例提拔科主任并享受中层补贴福利;三是招聘上岗的未婚职工,医院负责代租房屋;四是连续两年绩效考核不过关的,包括在编人员免职或解聘。
制度出台便立即得到应聘及上岗者的欢迎,同时也大大刺激提高了在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011年到2015年6月,共招聘医护技人员308人,目前与在编持平,基本达到了医疗业务健康有序进行的需要,其中13名招聘上岗护士被提拔护士长。
为了进一步稳定与提高“人事代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原阳县医院近年来还先后出台政策,让“人事代理”人员享受医院内部优惠项目:2011年始直系亲属的门诊检查化验治疗费用医院报销50%;2012年签约到省部级医院进修学习;2013年开始享受在编人员每年免费体检,包括核磁、CT、彩超、心电等20多项;2014年始医院出资让“人事代理”人员参加医疗及养老保险;2015年7月实行住房公积金政策。人事财务数字显示,截止目前优惠“人事代理”人员资金达110余万元,有24名骨干“人事代理”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引进开展30多个新项目,新上2个专业科室。
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一样对待,享受一样的院内政策,编外人员没了后顾之忧,也有了尊严和自信,他们与在编人员一起尽职尽责,为完成职业职能定位任务而努力、认真、积极的工作,成了医院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推动了医院的进步发展,于是医院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点赞。
北京、深圳等地取消编制可行与否沸沸扬扬,争执不断。事实胜于雄辩,现实高于理想空谈。编制改革是医改的一种措施与策略,目的是为了公立医院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为了医疗机构适应现实需要和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既然目前编制改革这么难,不妨就用迂回战术,大胆积极改革与编制相关的制度,打破其传统约束,制定实施科学、实际、符合现实需要、有激励约束机能的政策制度,就能调动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使之高效运转,适合医疗消费群体的实际需要,就能推进医院医疗进步发展。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院长,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