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周各地出了什么医改政策
2015/8/10 医学界智库

     编者按:中国新医改持续推进,各地相关医改政策层出不穷,最近一周有哪些医改亮点?又有哪些只是走走过场?哪些甚至是在开倒车?请看《医学界》推出的新栏目“中国医改一周动态报告”,我们一起见证中国新医改之路。

     作者:温宁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北京:城市核心区不再批准建医院】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近日透露,初步计划,北京核心区要减掉三四千张病床,同时五环之内将不再新增医疗床位,民营医院也要服从整体规划。而根据北京市的医疗资源设置规划,在城市核心区不再批准建设任何医院,包括专科医院。

     点评:北京此举看上去是控制核心区大医院发展,实际上却是断了社会资本在城市核心区办医之路,从此社会资本办医对核心区大型公立医院再无构成威胁的可能;唯一的利好,就是核心区现有社资办医“壳资源”升值了!

     【安徽:必须公开医疗大数据】

     8月3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全省100家参与医改的城市公立医院季度运行数据。4月1日起,安徽开始实行城市三级医院门诊限时限号,此次数据显示,专家、普通医师平均接诊时间同比分别增加6.2、2.6分钟。8月4日,安徽卫计委又发布信息,将在全省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社会公开制度。要求省内全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统一的时间,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6个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大数据。

     点评:公开数据的统计标准尚不确定,单个数据也难以说明问题,但不同指标的相互牵制和不同医院的相互比较,为安徽此举赋予了意义,也无疑会对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上海:二级医院转型康复护理机构】

     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上海将推动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8月4日,“上海瑞金-卢湾区域医疗联合体”宣布,黄浦二级综合医院东南医院将整体转型为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根据医联体规划,“十三五”期间还将陆续打造专业康复医院,缓解大型医疗机构就诊压力。

     点评:对于一些发展乏力、定位不清的二级医院来说,转型为康复医院,不仅是一条摆脱困境之路,也能改变目前康复资源短缺的现状。

     【山西:近60亿社会资本投向医疗领域】

     8月5日,山西省卫计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初至2015年7月,该省已吸引社会资本59.48亿元投向社会办医领域,其中近2/3的资金投向了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点评:山西社会资本办医的大手笔显示,社会资本目前更偏好投资三级医院,这其中或许和政府的意愿有关。

     【山东:3.56亿元补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省财政筹集3.56亿元资金,按照每个县400万元的标准,对8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给予补助,主要弥补试点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收入。

     点评: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本是好事,但如果不改变医疗服务价格严重扭曲的糟糕现状,破除“以药养医”还很遥远。

     【江苏: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要做到即时结报】

     8月5日,南京市启动浦口区与新农合省级联网医院统一管理和实时结算服务,新农合参保人员只需在家附近卫生服务机构办理转诊手续,在省内任何一家联网医院就医都可以即时结报。

     点评:这事毫无技术障碍,只有心理障碍和利益壁垒,早就应该全国推开医保离地结算了!

     【国务院医改办:大病医保资金上没问题】

     8月4日,国家卫计委召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相关工作”媒体通气会,国务院医改办综合组负责人姚建红表示,有关部门做过反复测算,在2015年年底之前实现全面推开的目标,在资金上没有问题。

     点评:既然钱不是问题,提高医保的“厚度”该加速了!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欢迎加入医学界产业政策微信交流群,请联系微信号foreverMS。)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