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颠覆医学继续教育!
2015/9/21 医学界智库

    

     导读:巨大的需求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变革医学继续教育方面大有可为。

     作者:焦巨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众所周知,中国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最近半年国务院推了八个文件推进分级诊疗。但这个问题能通过发文件解决吗?坦率地说,不抱任何希望。”在9月17日《医学界》举办的“变革·新医疗高峰论坛暨‘医生站’产品发布会”上,《医学界》创始人陈奇锐如此判断。

    

     在他看来,原因在于老百姓从自己朴素的就医体验当中得到了经验,认为身边的医生,特别是基层的医生看病不靠谱,小病看成大病,大病会看成没治,所以都希望到一个好的医院,找一个好的医生看病。“好”医生实际上则指的是合格的医生,令人尴尬的是,这样的医生在我国却是紧缺资源。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据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张勘介绍,上海已经为此努力了多年,2010年上海率先推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成为国家制度。

     张勘表示,“再好的医科大学,比如我的母校上海医学院都不直接培养名医名家,因为名医名家的成才之道必须要把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无缝衔接,这是绕不过去的挑战,全世界都一样。”

     但在陈奇锐看来,规培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当前最大的问题是260万医生群体中大多数医生的继续教育问题。因为根据卫计委最近公布的一次全国的数据,我国260万的医生当中,有45%的医生是本科以下的学历,有90%以上医生没有参加过规培。

     因此陈奇锐认为,如果说要靠学院教育和规培解决中国的医生问题预计需要30年才有可靠的医疗,而很显然中国人民等不及。

     中国医生很爱学习!

     那么,医生的继续教育目前存在怎样的困境呢?在“医生站”发布会现场,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杨明烽表达了自己曾经的困惑。

     “我在上海读了七年的研究生,因为各种原因之后回到三、四线城市。相比大城市体会会更深一些,这也是我很多同学要留在上海的原因。我回到三、四线城市后,很重要的问题,我那里的资讯不发达。以前要学习,就得开会,那样代价很大。我们那里医生又很短缺,我走了我的活谁干?如果出来进修,一年半载的,也挺困难。”

     而根据《医学界》今年4月份一份微信端调研报告显示,参加调研的393名医生,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有84.41%的医生他们每天学习临床知识的时间超过半小时。

     在《医学界》创始人陈奇锐看来,类似杨明烽医生的困惑是一个普遍情况,中国医生很爱学习,但想学并不容易。

     互联网带来学习革命

     而巨大的需求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陈奇锐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变革医学继续教育方面大有可为,据介绍,以帮助医生提升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医生站”,就是为解决医生学习问题而打造的;提供资讯、医学知识、视频讲座、技术讨论、病例分享等一系列功能。

     医院、大医生们有动力在线为全国各地的青年医生提供公益医学继续教育讲座吗?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一次麻醉界大牛的聚会上,觥筹交错之间,谈论的却都是麻醉界谁在青年医生培养上付出的努力和成果最值得尊重,哪位大牛最近的在线视频公开课讲得很赞,过几天会是谁开讲。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江帆在“医生站”发布会嘉宾讨论时表示,“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例,我们愿意在这个当中承担这样的责任和工作,一直在做医生继续教育的探索,包括办全国性的学习班,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特殊设计的学习班,甚至还启动了一个西部、中部的儿科医师培训计划;但我们逐渐地也发现再怎么做,我们的范围都很局限。我每个医生都进行培训,但可以培训的人还是非常少。”

     江帆认为,“而我们和比较好的新媒体平台合作,把专业的知识通过线上实时授课进行传播,把我们的专业知识在这些平台上更好的和兄弟医院的同道分享,这可能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为在“医生站”上开课授业的讲师,上海红房子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冯炜炜表示,“我现在是研究生导师,带学生,我非常乐意传授知识给他们。现在又有“医生站”的平台,通过这里的讲课和课后交流,我也在网上结识了很多青年医生,我们的交流非常活跃。我也很高兴可以为他们解答一些问题。”

     杨明烽则表示,“现在有了互联网的平台,我们就可以更充分地、及时地获得资讯。比如我在“医生站”上听课,我不需要跑几千公里面对面授教,这就是很好的机会,也感谢《医学界》花这么大的精力做产品。”

     最火爆的医生学习APP

     据介绍,医生站从8月12日开放大规模公测以来,到9月17日发布会召开当日,一个多月时间里,取得了非常抢眼的成绩,10万名医生下载“医生站”,平均日装机量3000多个,位居APPStore医生社区APP第一名;用户日活率达到23%;月留存率达到12%;活跃用户日均打开次数3次;日均阅读4.9篇文章;日均时间占有16分钟;装机用户注册率达到75%以上,连创七项医疗类APP记录。

     “我们曾低估了医生们的学习热情,”陈奇锐介绍,一开始未曾想到APP推出后会引起医生们的下载热潮,在日装机最高达5000、6000多时,曾出现当机现象,技术部门紧急将带宽提升10倍后,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了解,在授课专家方面,目前“医生站”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郑大一附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十余家知名医院合推在线学术讲座,总计近两百场课程,共计近6万名医生在线听课。

     “医生站”有什么用?

     1.不出差免费聆听每月40场专家讲座;

     2.临床疑难问题有机会向专家请教;

     3.轻松阅读多科室专业医学资讯;

     4.深度了解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如何下载医生站?

     按住图中二维码3秒钟,识别二维码后,按提示步骤下载并安装。

    

    一个好医生的自我修炼:

     每天打开医生站,

     听专家讲座、看学术资讯、涨临床水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