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将迎来限制“辅助用药”时代?
2015/10/9 医学界智库

     导读:近些年出台的政策多有限制“辅助用药”的条款,但实际上医院控制的并不理想。

     作者:田栋梁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日,一个据传由云南省卫计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在网上被热议,并且有文件截图为证,对此有媒体评论为辅助用药将面临终极挑战。

     该通知中明确列出了122个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并且要求各医疗机构组织处方点评工作组,每月对进入本医疗机构药品金额排名前20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并且还要对于上述药品随机抽取病例点评,点评内容包括药物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然而这还不够,通知中还规定,对于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每个药的评定结果中用药不适宜率要做到≤10%,超过10%将被预警,若连续三个月预警,且用药不适宜率大于10%,则该药将在该医院停止使用,且本年度不得恢复使用。

     其实早在今年发布的国务院70号文《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对于辅助用药就已有明确指示:建立处方点评和医师约谈制度,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明确医师处方权限,处方涉及贵重药品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规范用量,努力减轻急性、长期用药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此外,在9月中旬,一个据称是北京医管局确定的“辅助用药管理名单”被媒体广泛报道,名单中包涵21个注射剂,而且都是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大品种”。

     然而对于这个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辅助用药管理目录,《医学界》向北京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进行求证,该主任表示这是假消息,她已经向医管局进行了核对,并没有相关通知下发。

     《医学界》又致电云南省卫计委,求证是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电话几经转接,最后被转到宣传处,然而宣传处电话始终没人接听。

     辅助用药因为治疗病种多、适用科室广和用量高而被业内戏称为“神药”,一直以来,辅助用药的使用都由医院自控。由于辅助用药涉及“以药养医”的利益诉求,所以近些年出台的政策多有限制条款,如2013年开始,如果辅助用药进入医院药物采购金额的前十名,医院将失去参与登记评审资格,但是实际上医院控制的并不理想。

     有报道指出,一项针对北京地区的用药调查发现,门诊肿瘤患者中70%以上的处方金额都花在了辅助用药上,而且辅助用药中许多药品都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中。

     在大谈限制辅助用药的当下,国内目前对于辅助用药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上述药剂科主任说:“从各个医院专业特点和专业分布来说,确实有一些药物是非治疗性药物,其实各家医院也都在管理,但是从现状来看,要想从政府层面决定哪些药物是辅助用药,过程将是漫长的,因为这牵扯到不同的医院,定义也应该有所不同。”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欢迎加入医学界产业政策微信交流群,请联系微信号foreverMS。)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