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再发文创建“平安医院”
2015/10/10 医学界智库
导读:国家卫计委昨日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依法维护医疗秩序的意见》,要求继续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作者:温宁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10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与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依法维护医疗秩序的意见》,要求各地通过排查涉医矛盾隐患、健全完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改善医疗服务等措施,依法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13年10月
《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2013年12月
《关于印发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2013年12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
2014年4月
《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2014年5月
《关于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进一步做好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
2015年10月
《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依法维护医疗秩序的意见》
(2013年以来卫计委关于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文件)
近年来,卫计委反复强调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医疗秩序,多次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专项文件部署相关工作。昨日,卫计委给出的官方解读认为“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涉医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但实际产生的效果真的如此理想吗?
如今,伤医、辱医对医护人员来说几乎成为家产便饭,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已是司空见惯,“花式虐医”更是层出不穷:泼汽油、扔雷管、持刀劫持、抱死婴示众。可以说,只有医护想不到,没有“医闹”做不到。正是在这样一轮轮的“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中,不断有医护人员愤然辞职、精神失常、重伤残疾,甚至不幸身亡。
必须承认的是,卫计委的明文规定的确让预防“医闹”变得有迹可循,比如《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就指出“二级以上医院保安员数量应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每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3%的标准配备”。全国各地的医院纷纷加强保安力量,并配备头盔、辣椒水、防暴叉等防暴装备,还相继举行反暴力演习,山东省甚至动用武装力量,由武警手持冲锋枪进行巡逻。
但是预防“医闹”不是做数学题,并不是简单的增加院内安保人员数量和防护设备的质量就能解决;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分辨和提防“对社会不满、有可能铤而走险报复社会的”的所谓“重点人员”。
涉医犯罪的治理问题不仅仅是医疗界的责任,更需要公检法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支持。但就在国庆期间江苏连续发生让人痛心的事件。盐城一护士值班期间被打致流产,不仅打人者肆无忌惮,其身为纪检人员的亲戚还在医院大放厥词,称“打个小护士怎么了”,“我是国家公务员”。南京一病人家属手持菜刀挟持医生,而知情人士却爆料称,警方到达现场后竟未采取任何惩治措施。
以上提及的多项文件都有公安部、司法部的共同参与,与此同时10月1日“医闹”入刑正式生效。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行为,执法人员竟如此漠然。此番表现不仅令医护心寒,更让人质疑,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何在?社会的公平正义何在?国家的公信力何在?
面对伤医事件,不断有网友给《医学界》留言,“在面对医生的暴力伤害中,警察选择性失明,家属不是暴徒,医生不是公民”,“还医护工作者一个安宁的工作环境”。这不应仅是医疗界的心声,更应是全社会的共识。
处理“医闹”事件,有关部门不应仅仅是“安抚人心”、“表明态度”,或者列“空头支票”,一味姑息只会让“医闹”更加猖獗,如果在法律的引导和监督下,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仍得不到有效保护,那将是法治国家的悲哀!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欢迎加入医学界产业政策微信交流群,请联系微信号foreverMS。)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