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精神状况调研第二弹:九个男医生中就有一个曾被打
2015/11/14 医学界智库

    

     导语:研究表明,男性医务人员比女性医务人员更容易遭遇肢体冲突和暴力,而且,医患矛盾呈现出相对集中爆发于某些医院的特点。

     作者:医学界智库

     调研简介:本次调研共在医生站APP和医学界公众号上征收到5188份问卷,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职称的医生。在此向参与调研的读者和用户表示感谢。我们的调研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精神压力大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行业现象。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医生身心健康,也会对患者治疗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在此发布这组调研结果,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进而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调研结果

     医院冲突严重

     医患矛盾是所有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在这个主题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医患冲突严重。其中,接近8%的医务人员在冲突中遭受了肢体暴力,51.8%的人员遭受了语言暴力,目睹过同事被打的医务人员占比接近30%。也就是说,每10个医务人员里,有接近1个挨过打,超过5个挨过骂。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目前医患矛盾高发、高危的特征。而这样的医疗环境也严重影响到了医生的精神健康。

    

     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抑郁倾向和他们遭受到肢体暴力相关。如下图所示在医患冲突中被打过的医生更容易抑郁,其中52.6%被打过的医生经常抑郁或确诊抑郁,而这在没有被打过的医生中比例只有41.8%。这表明肢体暴力与医护人员抑郁间存在一定关联。

    

     研究还表明,男医生在工作中遭遇的肢体暴力比例明显高于女医生。具体来说,男性医务工作者被打的概率为12%,而女性4.9%,高出约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九个男医生中就有一个曾经和患者发生过肢体冲突,女医生中20个有一个挨过打。这个数字令人震惊。

    

     研究还表明,医务人员自己被打和同事被打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196)。如果自己曾经被打,看到同事被打的几率高达60.3%,而对于自身没有被打过的医务人员来说,同事被施暴的概率也下降很多,只有27%。

    

     这个统计数据说明,医患冲突更多是在科室,医院,地区的层面发生,换句话说,就是医患冲突可能不仅“看人”,也是“看科室,看医院,看地区”。如果某医院或某科室发生医患冲突的概率大,那么相关医生被打的概率也会上升。

     我们认为,医患冲突发生概率可能与三个要素有关:地区特点,医院科室口碑和防范防护措施。首先,医院所在地区的整体人口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到医患冲突发生的概率;其次,医院科室整体诊疗质量和诊疗服务决定了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如果诊疗质量高,患者服务到位,那么医生,科室和医院就能与患者形成良好互动,医患矛盾的概率就会降低;最后,医院安保和法律法规健全和落地是“最后一道防火墙“,因为这决定了医患矛盾升级到医患冲突的几率。

     其他相关因素

     我们还注意到,不能合理创收和收入太低也是医务人员抑郁的原因。其中,认为自己收入太低的医务人员中有42.1%经常感到抑郁,作为对比,对收入相对满意的医务人员只有36.7%有经常抑郁的倾向。

    

     此外,道德或体制的压力也会对医务人员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认为自己不能合理创收而经常抑郁的比例达到45.1%,而对创收合理性满意的医务人员只有36%经常抑郁。

    

     来自职位晋升的压力也是导致医务人员抑郁的原因,有晋升压力的医务人员经常抑郁比例达到44.4%,而没有晋升压力又经常抑郁的比例只有37.1%。

    

     抑郁对个体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医生抑郁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更会对医疗行业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后文会从睡眠质量,诊疗质量,辞职倾向和自我价值评估四个方面逐个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伴随着医生的抑郁,医生对自身价值怀疑程度也会加深。其中,确诊抑郁的医务人员有38.8%的人有时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在没有抑郁的医务人员中,只有3.8%有此感受。

    

     而且,抑郁和睡眠质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214)。抑郁状况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其中,医学上确诊抑郁的医务人员分别有36%夜不能眠,48.9%睡眠质量一般。反之,没有抑郁的医务人员有44.2%的睡眠质量都很好。同时,数据分析显示抑郁与睡眠质量呈现强相关性,其Spearman相关系数高达0.216。种种数据和分析表明医生抑郁的伤害已经传导到生理和日常生活的层面,例如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的下降,会进一步恶化医生精神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调研结果显示:抑郁程度加深会导致医务人员抗压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诊疗质量。其中,确诊抑郁的医务人员有16.5%出现过差错,53.2%影响到工作。作为对比,没有抑郁的医务人员,只有4%分别出现过差错,29.6%影响到工作。这些数字令人心惊,因为涉及到生命安危,医务人员的工作容错率是非常低的。但这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所以如果要提高诊疗质量,改善医务人员精神状况才是有效途径,让医生“快乐行医,愉快生活”,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疗出错率。

    

     调研结果还显示:抑郁程度越高,医生辞职倾向就越大。其中,确诊抑郁的医务人员有54.7%经常有辞职的想法,而没有抑郁的医务人员只有9.3%。实际上,通过上文分析,医生抑郁的原因与工作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生抑郁之后出现辞职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到医生对医疗的支柱性和不可替代性,不论是辞职倾向还是真正的辞职报告都是社会所不能承受的。

    

     总结

     本次研究报告以问卷方式,采集了共5188名来自不同医院,年龄,职称的医务人员的答卷。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医患冲突严重(接近8%的医务人员遭受过肢体暴力,51.8%人员遭受过语言暴力),男医生相比女医生更容易遭受肢体暴力。调研结果同时显示:而抑郁会对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诊疗质量,辞职倾向和自我价值评估四个方面都造成负面影响。

     医学界智库在此呼吁此份报告能够引起社会对于医护人员精神健康状况的关注。

     注:如有需要,可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成为《医学界智库》会员,以便获取我们提供的更多资讯和服务。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