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程诊疗遇上分级诊疗
2015/12/19 医学界智库

     导语:院间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把病人留在昆山,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用技术手段促进上海地区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的共享,实现分级诊疗。

     作者:郑莹

     来源:医学界

     如果一个小城市某家医院的ICU病房出现无法处理的极危重患者,患者没办法转院,大城市专家又不能火速赶到怎么办?如果从上级医院术后转诊来的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跟进、调整用药怎么办?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远程会诊,这些原本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或许将转危为安。下级医院通过网络传输,借用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疑难病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指导,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12月18日,上海市瑞金医院与昆山市中医医院举行了院际合作揭牌仪式,双方共商在远程会诊、进修培训、学科共建和危重病转诊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院际合作推进分级诊疗,为县乡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医生与患者的双向互动,基层医疗机构能不能“接住”患者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但是对于县级医院来说,如何留得住患者、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却是个大难题。尤其像昆山这样毗邻上海的城市,宁愿多花点路费也要去瑞金、中山看病的患者并不在少数。

     今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实现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昆山市中医院副院长戴新泉介绍说,医院虽然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但和大医院相比,无论是临床水平还是教学科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单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非常困难。

     如何把大医院的资源“引进来”成为了关键。昆山市中医院自2013年就开始与上海瑞金医院展开合作,此番合作协议的签订,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会诊。昆山市中医院把疑难病例的病历、影像资料等传给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在48小时之内得出会诊结果,双方再根据诊疗意见的实施和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及时互通和反馈。

    

     瑞金医院医务处处长陆勇表示,过去下级医院并不支持远程会诊,主要是担心上级医院会把下级医院的病人分流出去,同时单纯的会诊对下级医院医生临床水平的成长也并无太多助益。

     合作一定会涉及利益分配,对双方来说,下级医疗机构必须愿意邀请上级医院来会诊,大医院则需做到信息的畅通和透明。陆勇表示好的沟通平台非常重要,在此之前瑞金医院就已经与全国多省、地市三甲医院以及县级医院展开合作,对接工作都是由“就诊通”完成的,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次与昆山市中医院的院际共建同样应该是就诊通CEO金羽青则表示,作为第三方平台,帮助解决院际合作中的具体事宜,目的就是使医生更专注于诊疗活动,充分体现医生的价值。

     陆勇认为远程会诊的意义除了及时化解患者的病症,还必须对提高基层医生的能力有所帮助。会诊不仅是会诊,更是一种提升方式。所以不仅要把远程会诊做好,更要把教学科研做好,不仅要让瑞金的专家到昆山来,更要让昆山的医生到瑞金进修学习,为双方提供更多协同合作的科研项目。

     院间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把病人留在昆山,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用技术手段促进上海地区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的共享,实现分级诊疗。

     但是陆勇也认为远程会诊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电脑、一次视频那么简单,也不应止步于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大数据和云平台,让全省甚至全国的医院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起疾病群组模型,让诊疗变得更具时效性、准确性和优质性。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智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研究医疗业新现象、新方法和新趋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