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短缺是世界性难题吗?
2015/12/25 医学界智库

     缺乏儿科医生的不只有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有医生和学者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有诸多原因,包括:缺乏教育资源、教育周期长、工作压力风险大、环境恶劣、待遇差等。

    

     作者:王琦琛

     来源:医学界智库

     最近儿科医生短缺引发多方关注;而这绝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面临类似的窘境。有医生和学者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有诸多原因,包括:缺乏教育资源、教育周期长、工作压力风险大、环境恶劣、待遇差等。

    

     中国:儿科医生日均接诊百名患儿

     首先从中国说起吧。中国儿科医生人数少。《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称,在2014年,中国儿科医生总数约有11万人。《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平均每1000名儿童仅对应0.43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的缺口为20万人。在中国,20%的人口是儿童。但是,学术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中国范围内专业的儿童医院仅有68家,拥有大约25.8万张床位;且主要集中于大城市。

     举例来说吧,2013年,大连某医院公开招聘22名儿科医生,竟然无人应聘。该院后来向27人发出聘书,受到9人拒绝。在报到入职的18人当中,又有3人在一个月之内辞职。

     我们再把目光转到首都。北京儿童医院的儿科拥有40到50名医生,每天接诊患者数量约在4000人上下,平均每位医生每天需救治80到100名患者,工作繁重时可能多达150名。医生忙得没有时间吃饭、上厕所。

     与此同时,广州和南京也不例外。据《中国日报》12月21日报道,广州某医院儿科因为就诊压力太大,除了急重病患之外,不得不暂停接受病人。院方表示,目前儿科共有5名医生,分成两班,24小时不间断运转。该院儿科2011年曾经招聘了8名医生,不过其中4人已经离开。在江苏南京,全城共有大约102万名儿童,但儿科医生的数量还不到1000。

    

     美国:神经学、肠胃病学儿科专家最缺

     说完了中国,再聊聊美国。美国的儿科缺专科医生。美国同样面临儿科医生人手短缺的问题,这一点连美国儿科学会(AAP)也不得不承认,而且局面会持续恶化。实际上,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与之斗争了。

     美国儿科学会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国每10万名儿童可对应享受53名儿科医生的服务。到了2011年,“美国医学会总卷”(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Masterfile)称,全美国的儿科医生总人数达到了9万1915人。

     美国儿科医生总人数虽然看似挺多,但这项单一数据并不能说明美国就不缺。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显示,选择兼职行医的儿科医生的比例从2000年的15%增加到了2006年的23%;而兼职儿科医生平均每周直接接触病人工作时间比全职儿科医生要短14.3个小时。

     实际上,儿科之中的专科医生在美国依然是稀缺资源。美国“儿童医院协会”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科当中最缺的是神经学、肠胃病学、以及神经手术方面的专家。这一人才缺口已经影响到了医院诊治病人的能力。在美国的儿科当中。病人如果想要预约神经学、内分泌学和基因学的专家就诊,分别需要提前8.9周、7.3周、以及10.8周进行预约。

     除了缺乏特定领域儿科专门医生之外,美国同时面临儿科医生在各地分部不均匀的问题。美国内华达州的雷诺市就面临儿科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部分家庭甚至为此被迫搬家,离开雷诺。

    

     日本:略有改善 城乡失衡

     日本城乡资源分布失衡。和美国一样,日本的儿科医生资源同样面临着域性分布不均的问题。日本学者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至2004年,日本每10万名儿童所对应的儿科医生的人数从69人增加到了84人,农村和城市均有显著改善。然而,在日本农村,儿科医生服务依然不足。

     干得多拿得少环境差:儿科医生何去何从

     和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儿科医生可能面临着独有的压力和风险。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不少中国家庭非常关心、保护自己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儿科发生医患矛盾的可能性。和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医生尤其需要耐心和爱心,这对医护工作者也是个考验。

    

     面临着极高的工作压力和风险,儿科医生的经济收入却并不客观。中国医师协会(CMDA)2011年的一项统计显示,96%的儿科医生对自己的工资不满意。令人沮丧的是,儿科医生的短缺并没有通过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而提高自身的收入,儿科医生所享受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

     学术期刊《转化医学年鉴》刊文称,中国缺少儿科医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90年代的教育改革。1998年,教育部取消了儿科部门,此后鲜有高校开设儿科专业,导致专业人才不足;这是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一项研究则表示,儿科医生短缺是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1.培训项目不足;2.劳动人口老化;3.公共需求增加。不止如此,这一局面在美国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因为培养一名儿科医生往往需要3到6年的时间。

     “内忧外患”之下,不少儿科医生选择离开。全中国平均每家医院每年有2名儿科医生选择离职,其中不少人选择从事行政或研究工作。

    

     结论

     教育资源、教育周期、工作压力、工作风险、从业待遇等问题是困扰儿科医生的关键,也是导致行内从业人员数量偏低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我国放开二胎政策,中国人未来对儿科医生的需求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如果不妥善应对,个中矛盾可能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Xu, Wei. MD & Zhang, Shu-Cheng, MD. Chinese Pediatricians Face a Crisis: Should They Stay or Leave? Pediatrics.Vol.134.No.6.Dec,2014.

     2. HuKe-jia, & Sun, Zhen-zhong & Rui, Yong-jun & Ren, Ming-xi. Shortage of Paediatricians in China. The Lancet. Vol. 383. Mar 15, 2014.

     3. Wei, Cang. Pediatrician shortage takes tol lon child services. ChinaDaily. 2015年12月21日.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5-12/21/content_22758865.htm

     4.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ediatrician Workforce Policy Statement. Pediatrics 2013; 132:390-397

     5. Plumley, Donald A. Pediatric subspecialty shortage: a looming crisis. Pediatric Health. (2010) 4(4),365-366.

     6. McAndrew, Slobhan. Lack of pediatric care forces families to leave Nevada. USA Today. http://www.rgj.com/story/news/2015/04/19/lack-pediatric-care-forces-families-leave-nevada/26026015/

     7. Pediatric Advocacy.The Paediatric Subspecialist Shortage. http://pedsadvocacy.com/2015/02/22/the-pediatric-subspecialist-shortage/

     8. Nomura, Kyoko. & Inoue, Satoshi & Yano, Eiji. The Shortage of PediatricianWorkforce in RuralAreas. Tohoku J. Exp. Med., 2009, 217, 299-305.

     9. Li, Tingyu. Pediatrics have to be particularly caring and patient. Ann Tansl Med. 2014 Apr; 2(4):28.

     注:如有需要,可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成为《医学界智库》会员,以便获取我们提供的更多资讯和服务。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智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研究医疗业新现象、新方法和新趋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