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医院改革时间表来了!3年完成
2016/3/28 医学界智库
导语:中央军委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对于承担国家赋予的社会保障任务,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作者:安然
来源:医学界智库
自2015年国庆阅兵之后习大大的裁军表态以来,备受瞩目的军队医院改革终于有了时间表:最多三年要改完。
2016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军民融合发展将成为国家战略。另据新华社3月27日消息,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正式启动。
上述《通知》指出,中央军委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对于承担国家赋予的社会保障任务,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所有单位一律不得新上项目、新签合同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活动,凡已到期的对外有偿服务合同不得再续签,能够协商解除军地合同协议的项目立即停止。
部队医院改革终于来了!
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是去年中央军委发布深化军队改革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下发的《通知》是对军队改革意见的细化。
据了解,军队对外有偿服务是在保障作战和军队服务的同时,利用一些多余的军队资源给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主要行业大概有十几项,最典型的是军队医院(90%为地方人员看病)、军队院校、军队科研机构、军队仓库、码头、文艺产品。
这其中,集结了大量资源的军队医院改革显然是重头戏,坊间也早已流传着许多消息。
2015年12月3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北京新街口外大街的二炮总医院门正式改名为“火箭军总医院”;
新浪微博ID为“@柳叶刀客-消化科医生”的北京某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今年1月10日发了一条微博称:今天,路过309,其“总参谋部总医院”的前四个字被拿掉了。一位身在南京的网友留言:南京军区总医院也变成了南京总医院。
改革方向:属地化!
无论军队医院将如何撤并,属地化应该是一个比较确定的方向。这在此前的医改中已经有所实践,也符合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军民融合发展”的精神。
军队医院一直为各地提供医疗服务,也履行政府要求的公共卫生责任,但很长一个时期地方政府从来不予补助;后来也只是在部属医院购买设备或学科建设等给予专项拨款,但是不定期的,而且数额非常有限。
因为军队医院的资产归属在军队系统,地方对之的管理权限有限,特别是涉及资源布局和整合层面,政策往往无法全面落实。在此现状之下,地方对于军队医院话语权的弱势,和其财政投入的缺位互为因果。
为了改善局面,2009年,当时的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推出一些部属公立医院的“部市共建”。
2009年3月,卫生部分别与上海市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签署了“部市共管”协议,将卫生部在当地的直属医院纳入地方卫生事业总体规划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一位参与上海医改方案制订的专家认为,“部市共管” 是部属医院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也为下一步医院管理体制的探索提出了新的命题。
军队医院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部属医院。据悉,像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的长征医院,很早就开始列席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有关会议。事实上,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早就写入2008年10月拟就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成为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藉由此次的军队医院改革,或也会得到推动。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