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分级诊疗的“三板斧”
2016/6/21 医学界智库
导语:这周,浙江省面向民众开了一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分级诊疗再次被提上日程……
作者:林盛身
来源:医学界智库
这周,浙江省面向民众开了一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分级诊疗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这场会议中,浙江省再次强调必须快速而有效地推进分级诊疗。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浙江省就是医改的先头兵。为了推进分级诊疗,浙江省早于2014年11月1日在杭州淳安、宁波北仑区、宁海县、文成县、永嘉县、乐清市、平阳县、海盐县这8个县、区进行试点,随后不断推广开来。
分级诊疗,直白地说,就是小病去社区,大病进大医院。但是,眼下民众对社区医生的水平不太信任,对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着质疑,甚至还有人不知道何为小病、何为大病。为了促进分级诊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资源配置,浙江省也是使出了它的医改三板斧!
第一板斧:培养全科医生
浙江省早于2010年印发了《浙江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强调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
2012年9月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卫生厅关于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8月25日,颁布了《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浙江省第六期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工作的通知》,无论在签约工作方面还是全科医生培训方面,政府都给予了政策和资金倾斜,助力分级诊疗终端的建设。
第二板斧:增加社区医院投入
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随后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以及劳动保障部等批发了相关的配套文件。
浙江省也提出了《浙江省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并于2009年增加《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意见强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为治疗对象,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活动,明确提出增加社区卫生医院投入。
至2014年8月,仅杭州市的社区医院就已达到300家,浙江某三甲医院的主任非常确信地说:“这是个大趋势,以后的社区医院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技术也会跟着越来越强,治疗的病人也会随之增多。”社区和大医院之间的通道完善之后,社区医院肯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三板斧:取消大医院门诊,增大基层病人流入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浙江省于2014年开始为取消大医院门诊做铺垫,在淳安县、宁波市北仑区、宁海县、文成县等8个县市开始试点,当地人如果生了毛病,直接跑到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报销费用上就要打折扣。截止2015年11月已经有接近30个县市开始这种政策的尝试。
2016年1月26日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除儿童医院和儿科以外大医院门诊停止输液。
不过分级诊疗之路任重而道远,也并非耍完这三板斧就能解决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新的政策发现!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