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第一次临床研究被批准!
2016/6/26 医学界智库

导读:美国人将CRISPR带进临床试验阶段,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把基因编辑运用临床?
文: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是生物医学界时下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高效简单的基因编辑手段,人们对其在治疗免疫疾病、癌症、遗传病等领域的前景寄予希望。然而由于在伦理学方面的争议,对于CRISPR的研究也仅限于实验室,并未进入临床。

“魔法剪刀”CRISPR将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CRISPR进入临床研究的那一刻迟早会来,终于在6月21日,据《Nature》和《Science》两大权威杂志官网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批准了一项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癌症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项CRISPR临床研究。
一次性对T细胞进行3次基因编辑
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主导,研究负责人Edward Stadtmauer认为癌症细胞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大多数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却复发了。基因编辑可以改进治疗以及消除人体免疫系统的漏洞和癌症。
相对于研究CRISPR是否真的对癌症有效,I期临床研究的目的主要是CRISPR对人体的安全性。而这项研究则是由Fackbook前总裁Sean Parker投入2.5亿美元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资助的,这也是该事件另一大亮点。
研究人员将从18名罹患骨髓瘤、肉瘤和黑色素瘤的患者体内提取T淋巴细胞,然后用CRISPR-Cas9技术对其进行3次基因编辑:第一项是通过无害病毒赋予T细胞本不存在的NY-ESO-1受体,这些体细胞回输后可以攻击携带相应蛋白的肿瘤细胞;第二项是除掉构成T细胞主要受体的两种蛋白的编码基因, 以使工程NS-ESO-1受体更有效,这需要在T细胞中导入所谓的向导RNAs,告诉CRISPR的DNA剪切酶Cas9在何处切割基因组;第三项是敲除T细胞作为免疫细胞的蛋白质PD-1的编码基因,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身打开PD-1开关来躲避T细胞的攻击,敲除PD-1基因也就等于断绝肿瘤细胞一种躲避手段。
由于CRISPR-Cas9存在“脱靶效应”的主要缺陷,研究团队在预实验中检测了大多数人担心Cas9将会错误切割的148个基因,结果只发现Cas9切割了一个无害的位点。在这项CRISPR试验中,研究小组将会完成各种测试来观察改造T细胞失控性的生长。一位RAC成员指出,由于他们将编辑3个基因,该研究小组应该注意大块染色体交换。
中国研究潜力巨大但更需要自由空间
CRISPR人体临床研究在美国开绿灯是否意味着我国基因编辑研究落后了呢?
不可否认,CRISPR技术是老外的,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手上有比CRISPR更具潜力的技术。前段时间,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教授发明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震惊全世界,这种方法和CRISPR相比,错配容忍度低,精确度更高(1024倍),脱靶率更低。但是是如何利用它,找到它更多的特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新期《Nature》杂志以中国青花蓝作为封面风格
最新一期《Nature》杂志的封面文章就是讨论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文章指出,中国要想提高科技研究的质量和创新,必须加强科学建设,并且让科学家,而不是执政官员,决策研究创新和目标。并且引用了习大大上个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