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医生居然也一直承担着药品“中间商”的角色?
2016/6/28 医学界智库

     导语: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的产业链,拿掉了中间商,厂家直接变成卖方。在医药行业,中间商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医药公司,如果拿掉这些公司,会有什么变化?

     作者:喧嚣居主

     来源:医学界智库

     今天和一个在外省做药代的朋友聊了聊,他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药品降价以来,很多人开始托他买药了。因为很多好药,在本省已经没了,只能外地买。这一番谈话之后,我想了很多,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药品降价以前,药品流通大概流程是这样的:药品从药厂出来,经过医药公司,再到医院药房,医生再开药给患者。然后部分医药公司会从利润之中拿出一部分,回馈医生。当然这一部分钱还有一个暧昧的说法,叫回扣。至于是“利润”还是“回扣”,全看你所站的角度。我不知道法律究竟如何界定,不过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概是定为回扣吧。

     但不管怎么说,药价高对老百姓始终不是好事。所以,新一轮的医改主要针对的就是药价。把药价压下去,把水分挤出来,这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如果同时还能保证药品质量,那么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不幸的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药品质量是没办法保住了,许多临床医生都在抱怨:病人静脉炎变多了,甘露醇会结晶,一瓶2元人民币的氨基酸不敢用,药效打折,住院时间变长了。护士们也在抱怨:本来只要掰4个安瓿,现在要掰8个,甘露醇要先加温一下。而且很多药在医院消失了,必须到院外的药店去买。患者们对此也颇有微词。

     当然,我们必须先承认,降低药价这是必须的,这个方向对老百姓们是有好处的。那么我们试着想一下别的办法,看能不能在不大幅度降低药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药价。

     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的产业链,拿掉了中间商,厂家直接变成卖方。在医药行业,中间商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医药公司,如果拿掉这些公司,会有什么变化?厂家的药直接到药店或医院,病人再从医院或药店购买药品,是不是就能既保得住质量,也降得了药价了呢?当然,这需要我们各国产药厂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如果是进口药,可以直接由国家来引进,相当于政府来做中间商。如此一来,拿掉中间商,药价就可以降低一部分。

     药代们都管医生叫客户,但真正的客户其实是患者。这其实是很搞笑的,患者才是医生和药代的衣食父母,但药代的眼里只有医生,没有患者,而医生们的眼里不知道患者和药代哪个更重要。在这个关系中,医生其实也变成了中间商,但这个中间商却是不能拿掉的。

     如果拿掉医药公司以后,药代这个职业估计是要大盘缩水的,医生或许就成了唯一的中间商,而这种中间商的身份本身就是医生职业身份的回归:开什么药,救什么人,跟开哪家公司的药无关,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拿阳光收入。当然这也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跟进,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