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即将启动!
2016/6/29 医学界智库

     导语:十几年来,社会物价总水平一直在提高,而医疗服务价格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而且当初测算的价格还只是成本的一半。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大鹏

     来源:医学界智库

    

     报经国务院同意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即将印发。这意味着,国家层面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全面启动!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价格司司长施子海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此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坚持总量控制,调放结合,强化政策联动,积极稳妥推进,逐步建立起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从中央到地方,医疗价格改革动作不断

    

     医疗服务价格扭曲,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突出问题。因此,自新医改启动以来,医疗价格改革领域就一直“动作不断”。去年上半年,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发挥市场竞争作用。从中不难看出,市场主导已经成为医药价格改革的主基调。

     10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而此番呼之欲出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是对去年国务院出台文件的进一步细化。

     自去年中央出台意见后,各地方也在不断跟进

     2016年1月7日,山东省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2016年6月23日,陕西省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机制。

     2016年6月26日,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2016年6月28日,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意见》,从加快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等方面配套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医疗价格改革是医改核心所在!

    

     新医改以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种“医改新政”接二连三地推出,但新医改忙忙碌碌地进行了7年,依然“步履蹒跚”。

     据《医学界》观察,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是2002年前后确立的,十几年来,社会物价总水平一直在提高,而医疗服务价格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而且当初测算的价格还只是成本的一半。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医改的核心问题”所在,医疗价格改革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政府担心增加了医疗服务价格会加重老百姓的看病负担;另一方面,如果药品和高端耗材的价格降不下去,将会进一步加重医保的负担,最终导致医保基金崩盘。然而,医疗服务价格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也在严重制约着新医改的有序推进。几乎所有声音都认为,能否有效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是医改破冰的关键。

     医改要抓住“医疗服务价格”这个牛鼻子

     很多专家都认为,新医改推行了7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本原因就是价格改革没有跟上。”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认为,现有医疗服务价格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导致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二是医疗服务定价标准与成本投入严重背离;三是没有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制。而这一些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抓住“医疗服务价格”这个牛鼻子。

     “价格一直是制约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瓶颈,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就必须用医疗服务价格作为补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认为,“从新医改以来,慢慢的医改变成了药改了,目前以药品作为聚焦点,核心的重点似乎还没有根本的改变。其实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只有这样,公立医院的改革才能真正破题。”

     价格改革或将撬动整个医改

    

     众所周知,三明医改的成功之处就是围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做了一些文章”。

     三明医改取得显著成绩的突破口就在于“价格改革”,从“降药价”开始,继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实现的。堵住‘以药养医’的老路,只是三明医改的手段,其真正的目标则是要开拓一条腾笼换“医”的新路——提升医疗服务价格。”三明医改的“操盘手”詹积富在介绍三明经验时,毫不讳言他们在“医疗服务价格”上面下的“功夫”。

     “三明医改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医改。起始于医疗保险基金严重透支。“基层卫生官员徐毓才表示,三明医改先后4次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三明的实践证明,价格改革完全能够撬动整个医改,也许会成为载医改渡过深水区的船。”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重庆可作为"前车之鉴"!

     实际上,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去年发生的“重庆医改风波”,或许可以作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一个反面教材。

     2015年,3月25日,重庆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实施医改新政,调整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降低25%,但诊查、护理、治疗等项目价格提高了,部分患者表示加重了医药负担,随后新政被叫停。

     从开始实施到紧急叫停,重庆新政仅推行了7天就宣告“夭折”。后来,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宋树立对此作出回应时表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向是正确的”,但要把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医保支付、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这些工作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特殊困难患者的健康权益。

     一年多后的今天,在发改委、卫计委等部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箭在弦上”之际,重温重庆风波的教训,或许能对此次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所裨益。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