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家医院竟然用器官来分科!
2016/7/1 医学界智库

     导语:分科越细本该看病越精,但是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不会看病了,为了避免这种现状,这家医院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按器官分科……

     作者:林安

     来源:医学界智库

     6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正式营业,该院也成为了南京市首家按器官分科的医院。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介绍,该院与众不同的最大亮点是采用国际先进医疗模式,按照器官和疾病建立各医疗诊治中心。

    

     什么是按器官分科?

    

     临床上,科室划分是按照临床专科进行划分的,分为内科、外科、介入科、放疗科、儿科、妇产科等,最多甚至可划分为100多个科室,这种过细分科极易造成诊疗上的重叠,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就诊不便,也使得临床医生的技能发展受到限制。

     按器官分科,就是从患者的角度进行科室划分,在24个临床专科基础上,以器官或者疾病为出发点,进行内科、外科、介入科、放疗科等专科资源的整合,使得各大专科技能在同一平台协同合作。逸夫医院副院长曹长春教授表示:“集中多专科的专家对同一患者进行诊治,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也使得医生在学科合作中相互学习,全面发展,提高医生的诊疗技术。”

     疾病长负责制:统筹器官分科

     到了该院,病人如果需要挂肾脏病中心,需要先经过疾病长接待,疾病长初步诊断后,再将病人推给专科医生。当然,这种诊疗模式也对疾病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疾病长由年资高、经验足的学科带头人担任,疾病长不仅要有深厚的专科知识背景,还要对疾病交叉学科等有着全面的了解,能够掌控相关疾病全局。

     疾病长接待后,再到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等那里接受诊断、会诊、手术,就能够提高疾病的检出率。这样一来,病人不仅省去了跑动的麻烦,也能更快地得到准确诊疗,更重要的是还省下了重复检查的费用。

     多科合作:以病人为中心

     当前,医疗分科越来越细,越是大医院分工越是细密,这本应该是好事。它有利于疾病研究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分工明确的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但实践证明,分科细了,很多医生反而不会看病了。

     “医学分科过细,能够提高医生的专注度,有利于医生专科实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导致了专科医生只能看专病,专业范围外的病都看不了。”逸夫医院副院长曹长春教授表示:“按器官分科后,医生在接诊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不同专业人才相互交流,不仅锻炼了专科技能,也丰富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整体医疗水平,这样一来,也就极大地避免了小病错看,大病误看等现象。”

     其实这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表现,逸夫医院鲁翔院长表示:“按器官分科,其实就是按疾病分科,以前,按临床专科划分其实更多地是从医生角度出发,方便专科医学的发展,但医学的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器官分科,能够集中多学科多专家的力量,更好地诊断出患者的疾病,这对于医疗效果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