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政府,共治医药流通顽疾
2016/7/1 医学界智库
导语:医疗行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开启,多个省级药械采购新平台的建立,能否解决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现金流问题?
作者:宣玮
来源:医学界智库
资产证券化项目中的“大蓝筹”!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问题也会逐渐凸显。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交易,则可以将债券市场资金与流动性较差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行嫁接,有效提高企业账面资产流动性,在引入低成本资金的同时,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2014年11月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改事前行政审批为事后备案,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资产证券化业务迎来快速发展期:
国内首单以企业贸易类应收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国内首单证券公司融出资金债权资产支持证券、首单交易所挂牌的公积金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等纷至沓来。
6月29日设立的“国药器械应收账款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则是国内首单医疗行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项目。
该项目以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即国药器械)作为原始权益人,基于对三级医院应收账款债权而设立。此次专项计划包含国药器械及所属48家子公司应收账款,发行规模为13.68亿元,期限一年半。
据医学界智库了解,该项目优先档A档评级AAA、优先B档评级AA,信用质量极高,信用风险极低。
暂且不谈金融市场评级的潜规则,该项目评级高也是有据可循的:
首先,背靠大树好乘凉。原始权益人国药器械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国药集团)旗下承担医疗器械板块发展的子公司,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130亿元人民币,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医疗器械全国经销网络,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商业流通和服务运营企业,其母公司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内最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是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
其次,欠债的是“和善老爷爷”。本专项计划入池资产的债务人信用较好,全部为公立三级医院,其中公立三甲医院应收账款金额占初始入池资产的比例超过80%,且资产分散性好。
对于认购者而言,这简直就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项目中的“大蓝筹”!
在东方花旗证券看来:应收账款证券化在医药流通这个传统领域的创新落地,有利于这个领域债权债务关系的规范与透明,有利于国家医药流通领域集中采购等相应政策落地,间接促进三医联动等改革,有利于医药流通领域资源整合,提升行业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医疗行业整体运行成本。
公立三级医院,“信用较好的债务人”
据《法制晚报》报道,2015年12月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高广生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8677所政府办的公立医院长期负债合计2333亿元,这些负债中,地市以上医院占52%,区级医院占9%,县级医院占39%。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中的数据,2014年政府办公立医院负债总额(流动负债加长期负债)达1.2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5.9%。相比2009年的统计数据,债务总额5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资产负债率则增加了近16%。而普遍认为,医院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0%以下才是合理的。
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增长过快是什么原因?
同样是来自《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05~2014年,政府办公立医院数量从9880家减到9668家,而床位数却翻了一番,平均每家医院的床位数从188张增加到386张。2005年规模超过8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总数为284家,到2014年,这一数字激增至1369。
不仅是床位数,设备购置还是基建规模,都在大幅增加,扩张成了公立医院的生存之道。支出在增加,但是收入的增幅却没有跟上步伐:药品加成逐步取消,医务人员工资上涨,财政补偿不到位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才刚刚起步。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融资、拖欠药品器械企业的应付款,成为公立医院收支不平衡后的无奈选择。
各个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相应政策,将政府化债的范围扩大至所有公立医院,对医院已经形成的基本建设和购置大型设备形成的债务,结合医院经营状况,列入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逐年化解。
正因为如此,评级机构才会得出“债务人信用较好,全部为公立三级医院”这样的结论。
中小医药商业公司的福音
如果说三甲医院和央企背景的药品器械企业是医疗生态圈的“大蓝筹“,那基层医疗机构与规模较小的医药商业公司就是“中小板”甚至是“创业板”,它们很难获得属于自己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项目,即便是设立,评级也绝不会是AAA。
可能对于大医院和大药企来说微不足道的一笔货款,拖欠与否就决定了小型药品器械商业公司的生存问题。
现在,似乎福音来了。
来自赛柏蓝的消息,6月30日吉林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举办吉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集中采购药品货款“省级统一结算”配送企业财务结算工作会议的预通知》,拟对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集中采购货款“省级统一支付”结算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2011年,吉林省下发《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货款结算管理办法(暂行)》通知,要求吉林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的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省级统一支付、市县分级审核的原则结算货款。这是所谓的五统一。简言之,就是付钱的事,医院别管了,省级平台统一支付。
浙江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流合一”药械采购新平台已开发完成,已于6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三流合一之后,据说有药企8天就收到了货款。
现在,吉林又开始落实省级统一支付,这种做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行为与搭建平台的政府行为,是否可以解决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现金流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