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泰迪熊将取代护士给孩子们做护理?!
2016/7/12 医学界智库

     导语:随着健康熊这样的“健康管家”到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必然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护士是不是会失业呢?

     作者:林盛身

     来源:医学界智库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正开心地和一只泰迪熊玩耍,几秒种后,你孩子的各种生理数据比如体温,心跳等像魔法一样出现在你的手机上,哪怕你在出差或者上班,他的身体信息你尽在掌握。

    

     据英国BBS报道,上述的情景已经不再是电影里的情节,24岁的克罗地亚信息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已经发明了名叫“管家熊”的信息采集器,外表毛茸茸的可爱小熊不仅仅充当着孩子的玩伴角色,更是成为了孩子的健康管家。

    

     健康熊的发明者Josipa告诉BBS:“我关注健康产业很久了,健康熊的发明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目前护理和健康管理的缺失。尽管医生在医术上很精通,护士在护理方面也很在行,但他们不能时刻关注我们的孩子,特别是患病的孩子,如果有了健康熊,稍有问题,医护人员就能够通过手机察觉。”

     目前该发明者已经寻找到了合作者,在伦敦和加利福亚都建设了实验室和工场,如果能够批量生产,无疑对护理行业和健康管理行业是一个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儿童健康管理方面。

     技术成本下降与热钱涌入为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近年来,传感器成本不断下降,无线通讯的安全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像fitbit这样的移动医疗公司不断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Josipa表示,现在做一台简单的信息采集器的成本要比5年前低很多,而移动医疗领域的热钱也非常多,根据英国卫生见解年度报告显示,移动医疗的投资已经是5年前的6倍,达到了60亿英镑。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技术成本方面都不是问题。

    

     国内某穿戴手环仅售288元

     问题的关键在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上

    

     目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管家熊”能否全面开展的一大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网络上查找到背痛与头痛的相关原因,也能够搜索到相关的简单的治疗方案,可是在按方案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症状从没减轻,结果到医院一检查,竟然发现拖成了大病。”

     数据监测设备与其他的移动医疗产品一样,也存在着技术精确性的问题,如果监测数据不能够达到医学的要求,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孩子明明高烧39度,却在数据监测表上显示体温正常,随之而来的就是脑膜炎。

     健康熊能否取代护士?

    

     随着健康熊批量生产的到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必然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护士是不是会失业呢?

     的确,在慢病管理和精确护理方面,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确实给了护理全新的定义,穿戴设备在随时监控,大数据在趋势化分析方面相较于人工更甚一筹。因此就有人直言,如果打针机器人发明了,完全就可以不用护士了。

     这话看似挺有道理,但不免有些偏颇。穿戴设备更多地是负责基础信息采集的工作,并没有具体的分析功能。而大数据是基于群体性数据可以给予一个趋势性的分析,具体到个人的时候,往往不具有功能性的分析能力。也就是它们只能做一个数据采集者,而最后的操作者还是要我们的护士来做。

     互补是最好的关系

    

     穿戴设备的优势在于不间断的数据收集,起到随时监控的作用,并且能够形成大数据,为趋势性判断提供可能。

     护士的优势在于经验的积累和个体的操作判断,未来的护理领域,完全可以通过两者的结合形成一个精确护理的模式。在此可以想象一下:

    

     特迪熊、长颈鹿、毛绒狮等“健康管家”和小朋友们做着游戏,而护士们只要在屏幕后面看着电脑上采集来的数据即可,如果数据稍有异常,那就切换到具体画面,护士们作出具体监控,给与准确护理。

     这样一来,护士短缺的问题也就被弥补了!

     参考资料:

     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36722605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