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机器人护士”进入医院!
2016/7/19 医学界智库

     导语:为了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患者用药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化疗在国内首次引入了两台“智能机器人”。

     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智库

     人工调取处方,机器自动生成二维码后贴在输液袋上,再把药剂、一次性配药器、输液袋放在机器人内部的固定装置上,扫描二维码后机器人就开始自动配药——几分钟后,“机器人护士”就完成了一瓶输液药物的定量配置,并贴好了相应的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和用法用量。

     整个过程中,护士只需将不同药剂放置在机器的转盘中,按下“开始配药”按钮。

     这是国内首次引入的静脉药物配置智能机器人,近日,两台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化疗中心正式启用。

    

    

     引入智能机器人,降低两大安全隐患

    

     在过去,仁济医院静脉化疗药物都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护士和药师手工配置,护士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抽吸,不仅因为强度大,拇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一层茧,还很难避免手指割伤。

     据国内一项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PIVAS护士在手掰安瓿瓶、分离注射器、处置用过的针头、拔针时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手割伤,而此类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即使防护措施严密,工作人员依旧存在职业暴露危险。

     此外,由于配置过程中需要多次抽吸药物,而每个操作台的洁净度和通风程度未必一样,配置所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污染的风险,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会造成隐患。

     而引入智能机器人之后,仁济医院副院长闻大翔说,不仅能够降低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还能减少患者用药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5分钟完成配药,提升效率很重要

    

     闻大翔介绍,今年1至5月,仁济医院日间化疗中心共接诊患者4020人,5月更创下单月933人的新高。越来越多的病患来到这里,提高效率也就变得更为重要。

     目前,这两个“机器人护士”已经能在3小时内完成60-70袋左右的化疗药充配,覆盖了日渐化疗中心90%的需求,而且截止到现在,成功率高达100%。

     “它每一次的工作时长最多5分钟,虽然比有些人工冲配慢,但现在一个医护人员就能同时操作两台机器,大大提高了效率。”日间化疗中心护士长仇晓霞说道。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