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急诊规培师资培训项目结束了!来听听医生们怎么说
2016/7/20 医学界智库
导语:当前国内规培师资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学理念的问题。
作者:田栋梁
来源:医学界智库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斌大概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开办的iTEACHER课程培训班最远的学生,他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4月份参加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时获知,协和医院急诊科将在7月初举办一个为期三天的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老师的师资培训课程,遂报名参加。他说:“我们西北地区师资力量比较缺乏,通过这个课程,能学到规培教学中的方向和方法。”

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培训,是中国医师协会下半年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28个专业委员会,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是急诊科主任委员。副主任朱华栋表示:“师资培训怎么做,我们也在摸索,协和医院有着多年的住院医师培训经验,我们结合自己经验与其它几家知名医院专家一起定了这个课程。”
iTEACHER课程确定后,为了测试教学效果,协和医院先在科里召集了年轻大夫和实习生试办了两期,自觉反响还不错,虽然还不是尽善尽美,但还是开了第一班。朱华栋副主任表示:“课程总体反馈很不错,课程是针对规培师资量身打造,非常具有针对性,要求参加课程的医生要有一定带教经验和年资,未来可能会把课程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

第一期iTEACHER课程主要面对12家国家级住培基地医院招生,希望能重点先培养这12家国家认定的基地老师,然后以此12家基地为依托,辐射到更大范围的住培基地。朱主任说:“中国规培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希望每个省哪怕能挑出一两个做成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再扩大培训,这是我们这个课程的出发点。”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刘继海是iTEACHER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他说:“我们根据临床教学需求,把教师的核心能力总结为六个方面,这也是作为急诊科带教老师必备的6个核心能力。”
第一,对于讲大课,做PPT演讲,如何制作幻灯片,在授课中如何互动,如何回答问题,授课的技巧,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能力;第二,了解模拟教学的基本原理,身为老师怎么准备模拟教学,怎么完成教案编写,怎么实施模拟教学,如何与学生互动,这是必备的知识技能;第三,一阶段住培结束后,会有单项技能考核,对教师来说,如何应对这个部分?通过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练习边反馈,这是单项技能培训中两个重要核心部分;第四,对急诊非常重要的团队合作,主要教授如何把团队合作的理念融入教学中,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第五,临床思维培养,很多老师们对这个很感兴趣,通过这个模块,把基本原则和方法传给老师,帮助老师树立急诊常用临床思维,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第六,考核,带教老师还要同时具备考官能力,通过梳理教学中常用考核方式,希望能把考核完善起来。”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梁璐也参加了首期培训,他说这是他参加的第一次针对急诊的住院医师师资培训项目。“之前河北省卫计委也组织过我们去参加培训,但面对的是全体规培老师,或者是以内外妇儿为主的师资培训,单独针对急诊的师资培训,在全国范围来说这大概是第一个。”
梁璐副主任表示,当前国内规培师资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学理念的问题,很多老师非常有教学热情,也不怕付出,但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少注意到学生学到了多少,而iTEACHER课程紧紧围绕急诊医学教学,同时借鉴了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
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丛鲁红医生和北京中医医院的曹迎医生均表示从这个课程中收获很多。丛鲁红医生说:“这种加强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效果往往比传统方式强许多,也受学生欢迎。这种师资培训方式和课程设计其实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专业,因为现在如何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好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上去了,会教了,才会有更多学生愿意学习。“
曹迎医生表示:“这个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培训课程,非常注重实用性。讲授的不光是一些教学概念、方法,搭建专属于急诊的教学框架,更是用实际案例的现场演示及点评,引导大家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教学中发生问题的本质和如何去解决问题,从说教变成引导。短短的3天课,既有自己组织教师团队的紧张,又有作为团队一员的相互协作,更有作为学生的“各种不明白”,大家一起享受着整个的学习过程。“

下一期的开班时间大概在9月初,朱华栋副主任表示,8月初会要求所有参与讲课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把课程连贯起来,授课内容经得起推敲,今后每个班都要进行集体备课,更换授课老师或者课程有更新时,也要进行集体备课,以保证授课的均质化。
不少学员均反映,iTEACHER课程内容丰富,浓缩在三天之内,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12点半左右结束,匆匆午饭之后,下午一点又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六点半左右,强度很大,如果能把时间扩展到5天左右,再多一些模拟和交流机会,会更好。
对此,刘继海医生表示,后续会根据大家反馈,改进课程设置。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