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不了的医疗资源
2016/8/5 医学界智库

     导语:医疗资源,是绑架不了的,未来,同行们的执业环境,恐怕会迎来根本性的改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康巴果布白宗

     来源:医学界智库

     一直以来,国内的医疗资源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控制,公立医院的医生没有自由流动的权利和能力,也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主宰权。

     正如我之前所写的《多点执业难不难?难,但未来这是刚需!》(医学界智库频道2016年7月25日)一样,上个世纪末出台的《医师注册条例》,固化了医生和医院关系。尤其是医师更改执业地点,必须由原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在那个时代,毕竟医疗行业也算是铁饭碗,真打算跳槽的,多是与单位有矛盾,这个时候让领导签字简直就是与虎谋皮。不少地方医生离职被原单位索取巨额费用。被索取的费用,有的多少有点依据,比如合同约定的。有的纯粹就是敲诈勒索,而且金额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笔者是一个说啥啥出事儿的flagger(此前多次猜测在儿科问题上相关部门会如何做几乎全中),前一天才发表了关于固化医生和医疗资源的文章,第二天《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已正式出台。相比去年年初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明确了医师多点执业无需再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书面同意”,同时,在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未达到全职医师要求的,不能领取全职薪酬。

     其中关于薪酬的问题,不能领取全职薪酬毋庸置疑,每一个考虑多点执业的医师都非常明白,自己没有全职于某一医疗单位,必然不可能得到全额的报酬。重点仍在于对医师和医疗资源的松绑,从此领导手中的钢笔和印章对多点执业不再具备阻扰的能力。同时,仍然有一定的约束条件,是必要的:《意见》明确提出,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

     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

     必要的管理和约束并不是绑架性质的行为,其仍然是必要的,对医生和医疗资源的必要约束,才能避免各类新问题的诞生和唯利是图影响了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尤其是多点执业中,可能存在诱导病人前往收益更好的医疗单位的情况,未来可能还会针对多点执业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走上正轨。

     所以在《意见》中可以见到要求,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并完善内部管理,医疗机构应及时根据实际,合理规定医师岗位职责,完善考核、奖励、处分、竞聘上岗等具体管理办法,不能因医师多点执业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可惜在职称晋升、学术地位上,仅仅在多点执业上规定,是远远不足的,非公立医院的同样问题上,长期处于吃亏倒霉的状态,导致留不住医生也并不令人觉得奇怪,也是非公立医院医生主要以退休医师和大量不具执医证的医师组成的原因。

     个人一直以来就认为,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并且依旧保持绝对关键的一环,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医疗行业作为人生老病死的全面负责的行业,医疗资源和医生都是绝对关键的,不可能直接跳过,即便是目前热炒的“互联网医疗”,也必须依托医生进行工作开展。尽管人工智能在不断升温,但要达到替代医生的地步,恐怕50年内都难以实现,医疗行业目前连病历和医嘱系统都还有不少医院存在问题,更遑论如此跨越。

     那么,计划经济的设计放入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限速酶一样的东西是可以预料的。此时,要么选择开历史的倒车,继续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上去;要么全面粉碎这样一个限制了速度和效果的东西;要么并行系统的存在,两套系统互不干涉。实际上第二条和第三条,目前已经存在,分别是多点执业,和鼓励非公立医院发展。近几年,在这两条上的政策和规定不断增加,说明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与其通过固化医生和医疗资源,还不如适当地放宽,让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将会对多点执业的细节进行细化,对阻碍多点执业的绊脚石进行清扫,过去诸如扣下医师证、执医证等方法,本就是违法,将受到清理,国家既然已经铁了心要让医疗资源解放,那就必然会将利用行政手段,甚至算不上行政手段的“我说了就算”的各种权力制造的牢笼成为历史,只能说,医疗资源,是绑架不了的,未来,同行们的执业环境,恐怕会迎来根本性的改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