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态反应科迎来发展新契机
2016/9/4 医学界智库

     导语: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变态反应科,到今年正好建科60周年。

     作者:田栋梁

     来源:医学界智库

    

     尹佳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下午的接诊时间是1:30分,在一点半前,位于门诊六楼的科室门口等待看病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队伍,这些病人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希望能在协和医院找到他们的病因。

     变态(过敏)反应科是针对过敏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但有些患者望文生义,有了心理问题也挂这个科的号来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尹佳主任这些年接诊过很多这样的患者。遇到这样的患者,尹佳主任说:“既然病人已经挂了号,总要帮助他们,有时候我会花一个小时时间跟他们沟通,最后我跟他们说挂错了号的时候,他们反而说没有挂错,觉得经过我们帮助还挺开心。”

     也有些患者看到变态反应科这个名字觉得很好笑,会拍下图片发到微博上,并 尹佳主任,说中国的变态们终于有地方看了,这些都说明变态反应科在国内亟需普及,不仅要对公众科普,医院也面临培养专科医师队伍的重任。

     尚无专科设置

     过敏性疾病是影响全球22%人口的第六大慢性疾病,全世界有20—40%人口被过敏问题困扰,中国正在经历过敏性疾病患病人群从稀少到众多的发展过程,以世界平均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计算,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当以亿计,急需大量的变态反应专科医生。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就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在全国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率先设置“变态反应学”课程并编写培训教材,但直到今天,国家级专科医生设置中依然没有变态(过敏)反应专科。

     对此尹佳主任说:“中国有上亿过敏性病人,应该有庞大的变态反应专科医师队伍,也有很多希望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医生,但国内专科医生体系里没有变态反应的职称,医生未来的晋升通道不畅,专科医师培养体系也有待建立完善。”

     2013年,经过尹佳主任带领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学会)努力,为变态反应科争取到了国家临床重点(临床)专科项目,当时全国有90多家医院申报这个专科项目,最终筛选出32家医院参加评审,评选出变态反应临床重点专科11家,由此可窥见到变态反应科在国内各医院的状况。

     8月12日,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成立,尹佳主任当选首任会长,她对《医学界》表示:“通过媒体我最想呼吁的就是必须尽快建立变态反应专科医生的培训考核体系和尽早设立变态反应专科医生职称评价体系。”

     变态反应科应该独立

     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变态反应科,到今年正好建科60周年,在漫长的科室发展建设中,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参照美国的培训体系培养出许多过敏专科医生,并且申请通过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内,变态反应学科可以以二级学科“变态反应学”名称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为国内唯一可以授予变态反应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医学院校。

     国内很多医院的皮肤科、耳鼻喉科等有过敏学组,尹佳主任认为,变态反应科应该是独立学科,在美国,过敏专科(Allergy)是与内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临床学科并列的二级临床学科。

     建立一个学科首先要有人才,现在国内能够进行变态反应专科项目培训的医院极少,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实行的是与美国一样的培养方式。

     尹佳主任说:“我们有两种培养方式,一种是从内科选拔经过三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的医生进入我们科再接受培训,另一种是我们自己科毕业的博士,把他们送进内科完成三年的规培,才能再回到我们科成为变态反应专科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可以为国内有条件开展培训工作的医院提供有益经验,变态反应医师分会成立后,对于今后工作的展望,尹佳主任表示: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要培训基地,以全国其他变态反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为联合培养基地培养中国变态反应专科医生指日可待。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