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这里:如何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2016/9/8 医学界智库
导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事实上是医院的一个最最核心的问题,然而这个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困扰着医院管理者
作者:杨馨
来源:医学界智库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事实上是医院的一个最最核心的问题”
惠宏医疗管理集团董事长余庆松在2016年9月8日于医学界主办,长沙湘雅医院承办的2016年中国医院人力资源年会中提到。

——“然而这个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直困扰着医院管理者的”,余说到。
一:突围
随着经济发展,患者对于健康和医院的要求早已不不止于“看好病”,加上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与深化,医院对于管理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从未如此迫切。
医务人员的价值怎样充分体现?医生薪酬制度怎样才合理?医院如何提高自己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这些问题成为所有医院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相较于一些较晚起步的医院,湘雅医院依托于中南大学,无论在医院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上,事实上都早已走在了前面。
但是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子华看来,湘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然存在改进空间。

(陈子华,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譬如如何将人事精细化管理,如何将不同的一些医院进行一体化管理”,陈书记提到:“这就是我们这样的大型医院,要发展要管理,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化则是湘雅突围中最核心的战略。
“国际化能够带来的是什么?是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国际的学术与管理水平”,陈提到:“与国际接轨事实上是医院建设的催化剂。”
细化到人力资源,也许在投入和计划上能够看出湘雅的计划:1000万元/年的经费将直接用于人才培养,主要指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出境学习与交流;同时,湘雅也已经与UPMC(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达成合作。
“UPMC事实上是过来了一整个团队”,陈提到:“直接参与组建我们的国际部。”
这些都将与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一样,直接促进湘雅医院的优秀人才的活跃与流动,最终带动医院发展。
二:困境与未来
“招一个护士比开一个公司都难”
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张焕祯在会上如此坦言。
“一个传统公司,可能也就有15种岗位,但是一个护士的专科有多少,招聘的精细需求就有多高。这就是医院人力资源的现实与问题。”

(张焕祯,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
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台湾比大陆更早进行了各种尝试:之前一个时期一些医院曾经有一些做法,直接引入外行业的人事总监对医院进行系统化管理。
这是科技产业通常会用这样的做法:比如谷歌与IBM之间很经常的人员流通,过渡地通常也很顺畅。
但是台湾的经验却证明:这样的直接操作很难行得通。
医疗行业的确高度专业——“医院一旦超过500张床位,这个医院的事情就只能用极其复杂来形容”,张谈到:“而且跟医生沟通是需要行业积累的,并不是一个没有门槛的事。”
张焕祯认为,一个合理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符合系统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定要“在医院内部培养”。
“我们应该把目光着力在整个医院内部,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张分享:“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上的培养,这事实上证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焕祯同时指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医院管理上稍显落后事实上是符合常理的。
“我的管理者朋友曾经跟我说,你们医院管理落后是正常的”,张说到。
“商业管理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企业管理也上百年,医院管理呢?美国也不过三四十年,在这以前,医院都是独大的。”
张认为这样的理解事实上是合理的:在商保医保出现之前,医院甚至没有财务管理的概念。
而张焕祯也坚信,当下现代医院管理者对新领域的关注,是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革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