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目录”破不了“用药难”
2016/9/27 医学界智库

     导语:社区医院药品目录将与大医院实现统一,但仅靠简单扩大目录似乎解决不了用药难题

     作者:吴浩(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来源:生命时报

     日前,北京人力社保局局长徐熙在12345热线接听市民电话时透露,社区医院药品目录将与大医院实现统一。这个好消息是市民早就翘首以盼的,但我认为,仅靠简单扩大目录似乎解决不了用药难题。

     首先,多数社区医院的药房只放得下三四百种药,大一点的也不过五六百种,而在普通三级医院,药品最少1000种以上。如果社区医院药品目录与大医院统一,药房必须扩建。但现实情况是,社区医院的用房都很紧张,药房真的可能扩大吗?谁来提供扩大的面积?

     其次,我国大量药品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状态,即几十、上百家,甚至上千家药企同时生产同个品种或品规的药品,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只认药品商标和厂家,而不认通用名。社区医院药品目录扩大后,如果进入社区医院的,只是三甲医院同类药,而不是同名药,恐怕得不到太多百姓的认可。这个问题不是通过几次健康教育就能完全解决的。

     再次,目前,社区医生只能开普通用药,专科类药品必须由专科大夫开。因此,即使扩大了社区医院药品目录,很多药品还是没人能开。

     上述问题要解决,我的建议是:针对药房空间问题,应由政府主导,提升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在药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药品配送的社会化和精准化,从而提高库存药品周转率,增加药房品种容量;还要积极开发、应用电子处方,长期用药患者按照电子处方直接快递药品到家。

     解决药名不统一问题,需实行“招采合一”,只将通过指定药品检验机构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纳入统一招标采购范围,并限定每种药品的品规数,各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使用一套采购目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在大医院开的药,在社区开不到”的难题,还能遏制药企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的现状。

     至于处方权,应与医生技术水平和能力关联,而不与所执业的医院级别挂钩。医生水平应由人社部门统一评定。

     最后,想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应首先解决基层首诊中的人才问题。人才问题是政策问题,而政策问题包涵两个问题:一是待遇,一是职业前途。未来必须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前途,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基层工作,这是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关键。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