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张守川首度回应:我为什么要辞职阿里健康?
2015/5/21 E药经理人
尽管外界的传言很多,但在离职阿里的将近两月内,张守川一直保持沉默。近日,他首度回应离职阿里的主要原因,并回顾了阿里健康在医疗领域的成绩和教训,以及移动医疗创业的初步计划。By健康智汇张守川表示,阿里健康的业务布局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但内外两方面原因也造成了阿里健康目前的处境,并且内因大于外因,内部协调与信任反倒成了影响业务进程的关键。
至于互联网+医疗的形势判断,张守川称阿里业务覆盖众多产业,但是对医疗领域的积累相对薄弱。该行业的地域性、优势资源稀缺等特征,限制阿里最擅长的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充分发挥。
2015年3月20日,汤臣倍健“关于合作设立移动医疗公司”的公告,证实了阿里健康前首席运营官张守川的离职传闻,在新设公司中,张守川以自然人身份出资368万元,占股4.5%,开始了创业生涯。
尽管外界的传言很多,但在离职阿里的将近两月内,张守川一直保持沉默。近日,他首度正式回应离职阿里的主要原因,并回顾了阿里健康在医疗领域的成绩和教训,以及移动医疗创业的初步计划。
阿里健康的前身是中信21,在中国从事药品条形码管理等业务,具体来说,是为中国大陆销售药品提供鉴定及追踪的物流信息化服务,这虽然是医药行业中一项的关键业务,但却多年鲜为人知,直到与阿里巴巴的结盟。2014年1月份,阿里巴巴集团和云锋基金斥资1.71亿美元购入了中信21汇约54.3%的股份。
张守川因公司被收购而进入阿里集团,在2013年8月他刚刚出任中信21首席运营官,被收购后,继续担任阿里健康COO一职。此前,他曾任麦德龙中国北方区负责人,2009年出任京东副总裁,负责POP业务,后调离负责京东团购。而仅仅一年多后,张守川即离开了阿里健康,引起了业内对阿里健康及张守川个人的极大关注。
阿里健康以医疗颠覆者的形象登台,马云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如果我们做对的话,应该是30年以后医院越来越少,医生找不到工作,药厂少了很多。”张守川也曾在回答“阿里健康会做哪些业务”的问题时表示,“你思考十分钟,能想到的我们都想做。”
截至目前,阿里健康主要涉足云医院、移动APP、数来宝数据服务平台和药品电子监管四大业务板块,但各项业务的进展称不上顺利。
2015年4月1日,阿里健康云医院“医蝶谷”上线,试图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诊断、开药等环节的线上线下贯通。
“医蝶谷”与迪安诊断合作,“患者在云医院平台看病,医生线上开单,患者到指定地点采血,迪安物流取样并送至线下实验室,并通过网络传输报告给医生与患者,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迪安诊断执行总裁徐敏曾在媒体上表示。而这一模式与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类似,存在诸多壁垒。
移动APP是早于云医院的互联网卖药模式,于2014年12月在试点城市石家庄公测,旨在通过药店比价,降低患者的药费支出,虽然受到石家庄政府层面的支持,但发展至今进展缓慢,“目前试点工作进展不太快。”河北省卫生厅规划与信息处副处长高宪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国家政策、药店、医院、医生和患者体验方面存在改进之处。
收购中信21从而获得的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则受到不公平竞争的质疑。阿里健康基于药品电子监管平台推出了互联网产品“药品安全计划”和“移动APP药品安全识别”,被指责裁判员下场踢球。国家食药监总局强调,药品电子监管码所有数据信息都归该局所有,任何一方不能用于商业服务。
张守川表示,阿里健康的业务布局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但内外两方面原因也造成了阿里健康目前的处境,并且内因大于外因,“内部协调与信任反倒成了影响业务进程的关键。”张守川表示。而这与阿里集团特有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在离职后,张守川建议阿里健康在进军医疗领域时应“服水土”、“多做加法,少些颠覆”,以及在全面布局的同时实现局部突破。
另外,据张守川透露,汤臣倍健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1.0版产品即将上线。
图:张守川
离职主因:内部协调与信任?
《健康智汇》:为什么在出任阿里健康COO仅有两年后就选择离开?是否如网上所言,你的离开意味着阿里健康此前的发展不如人意?
张守川:阿里健康的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总体格局上形成了相对明确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包括阿里健康云医院、阿里健康移动APP、“数来宝”数据服务平台和电子监管平台。
阿里集团极其重视自有文化的传承,对收购、并购的企业似乎特别讲究快速接轨。缘分可遇不可求,光有个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努力去展示业务的进展与蓝图是远远不够的。情投意合优先,其它方面对阿里集团来讲似乎是次重要的。
《健康智汇》:有消息称,阿里健康在医药医疗战略布局上让你难以施展拳脚,尤其是阿里健康已经做好网售处方药布局,但开放网售处方药政策却迟迟没有出来。
张守川:业务规划对政策因素做了充分评估,相关商业模型本身不依赖于网售处方药是否开放(初期O2O,药店是交易主体)。内部协调与信任反倒成了影响业务进程的关键。
《健康智汇》:如何理解内部协调与信任是影响业务进程的关键?
张守川:你应该懂得。阿里集团近两年资本运作更活跃,注资、收购不断。如何解决企业文化的友善植入,成为对其庞大组织的一个不小挑战。在不断壮大商业版图的同时,如果不自觉排斥原有积累,无法和谐共荣,有损自身的长远利益。
《健康智汇》:阿里健康APP目前部分陷入停摆,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守川:本人无意愿评估“部分陷入停摆”的描述是否确切。新的核心管理团队重新规划业务优先级,应该也可以理解为在情理之中。
互联网进军医疗:需要“服水土”
《健康智汇》:目前,阿里健康在云医院、移动app、阿里健康数据平台、电子监管平台的发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
张守川:阿里健康具备先天的品牌优势和全球范围最新资讯的密集聚合,这为业务布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由于阿里备受关注,所以一举一动都得尽量周到,适当的节奏和强度考验操盘手的智慧。阿里健康是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利润与资金投入都是相对透明的。
《健康智汇》:有人认为,阿里健康线上布局包括开放合作的云服务,云计算,医疗支付体系,药品流通与监管等,但是在线下还缺少“基础环境建设”。
张守川:阿里归根到底是互联网企业,阿里健康(曾经)的核心人员也来自线上,术业有专攻,线下资源相对薄弱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之医疗健康又是个特殊产业,线下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整合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
《健康智汇》:有医药行业人士认为,阿里健康从事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设会危及国家安全,对此有何回应?
张守川:数据安全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始终在关注,政府购买服务在国际上应该算是个惯例。阿里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技术驱动型商业集团,应该也理所当然具备向中央政府提供服务的资质。
《健康智汇》:目前有对阿里健康的电子药品监管平台价值的质疑,由于医院和药店并未入网,电子监管尚未实现“闭环”管理,不能追溯药品完整流向,不能杜绝假冒行为,而且不能防止违劣行为。对此有何看法?
张守川:电子监管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政府下决心且行之有效地督办,对能否大范围形成药品流通的追溯闭环至关重要。
《健康智汇》:阿里健康参与药品零售和医院运营,又做数据平台,拥有竞争对手数据,是否有违公平?
张守川:阿里健康总体看是个平台,与药品零售及医院运营存在本质差异,如果对手不在同一领域,拥有其数据的说法就很有待商榷了。
《健康智汇》:通过合作药店的竞价,是否真能降低药价?
张守川:信息对称带来药品价格的总体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阿里由此需投入市场推广成本及连锁药店主流药品供应链管理等,对有关各方很具有挑战性。
《健康智汇》:目前阿里健康的发展面临哪些阻力?
张守川:医疗健康是个新兴的大产业,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从某个角度讲,阿里非常强势,收购、并购后空降几个头领很容易,但内部文化的深层次融合会任重道远。
《健康智汇》:电商思维是否适用于医疗领域?“互联网+”的概念如何在医疗医药行业运用?
张守川:所谓电商思维,终归要与所处环境匹配,“互联网+”的核心在医疗医药领域也无外乎要服水土。
《健康智汇》:阿里进入医疗领域,存在哪些水土不服?
张守川:主要考虑的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阿里业务覆盖众多产业,但是对医疗领域的积累相对薄弱。该行业的地域性、优势资源稀缺等特征,限制阿里最擅长的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充分发挥。
多做加法,少些颠覆
《健康智汇》:据了解,你将与汤臣倍健联手投资设立移动医疗合资企业,目前准备情况处于哪个阶段?
张守川:汤臣倍健是我尊重的合作方,梁允超先生低调果断,双方共同看好移动医疗、健康服务。
《健康智汇》:新公司推出的新产品的方向是什么?预计何时能够推出?
张守川:基于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1.0版产品即将上线。具体业务模式目前还不便透露。
《健康智汇》:为何选择与传统公司联合?
张守川: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会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互联网与传统模式对双方来讲,均是不可彼此替代的互补。
《健康智汇》:对于移动医疗的前景有何看法?对于未来移动医疗的布局有何设想?
张守川: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健康智汇》:如果还在阿里健康任职,会如何调整其业务与战略?
张守川:全面布局,局部突破。健康关乎国计民生,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阿里具备在这一特殊产业回报社会的能力。顶层设计有意识向造福百姓、帮助解决(政府)管理痛点问题的方向倾斜,更符合阿里应扮演的角色。
《健康智汇》:在新公司中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张守川:瞄准新领域,争取做增量。创建合作共赢模式与生态,让互联网充分为传统产业服务。
《健康智汇》:如果送给阿里健康一句临别赠言,会说什么?
张守川:个人建议,多些加法,少些“颠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