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当我们谈论中国神药时,我们在谈什么?
2015/9/21 E药经理人

     这个行业过度倚重产品营销而不讲实质价值贡献的时代已濒临终结;眼下产品结构调整或基于产品价值的投资与研发创新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已经迫在眉睫;难点在于,这一切现在没有给企业留下多少时间。

     中国神药还能神多久?一位总编、7位中国主流医药企业的老板,仅仅10分钟的时间、一个回合的问答,成就了本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一个议题亮点,引发热议。这个话题原本出自一篇网帖,但在年会这样的特定场合,由线上搬到线下,尤其放到一群当事人面前,话题的张力瞬间被放大。于是乎,会后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评价道:真乃神问!

     之前网上讨论关于中国神药是这样描述的:1.只在中国受追捧;2.相对独家,销售额巨大;3.几乎没有疗效或无明显疗效;4.大适应证偏神经内科。这算不上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但是短短几句话却让不少圈内人感觉心领神会,言之有理。而且随着讨论人群的扩大,中国神药的内涵也不断被扩大,延伸至更为广泛的药品类别和治疗领域,诸如中药注射剂、辅助性治疗用药等。

     由于角度和立场的差异,目前关于“中国神药还能神多久”的讨论,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坚决地批判和看空;一种认为要视客观条件而定,比如取决于医改的力度和深度;还有一种认为存在即合理,所谓神药发达国家也不是没有,甚至指出中国神药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但是私以为,撇去对这些观点站得住脚与否不谈,我们在讨论中国神药还能神多久的时候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的是这个话题抛出的背景—

     先看一个事实。2014年初,人社部就提出警告多省医保当期收不抵支,有“穿底”风险。一方面是随医疗费用“水涨船高”而增加的基金支出,另一方面是持续攀升的城镇职工医保增收压力,未来这种压力还会持续加大,医保控费以及一系列以降药费为目标的改革措施已经是不得不为。而之前已经有不少分析指出,独家品种,以及部分中药注射剂和一些进口药品将是这一轮医保控费的重点关注对象。

     再看一组数字。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这已创出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之前,医药行业增速低于两位数还是上个世纪的事。另外从目前陆续披露的医药上市公司2015年半年报来看,大部分药品特别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品种销售增速下滑明显。这些数据显示,这一轮以控费为主题的政策组合显然已经开始发挥效力,对药企业绩的冲击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且具有普遍性。

     相信,放在这样的政策和现实背景下,再来审视“中国神药还能神多久”的话题,或更有的放矢,也会形成更多定见。至少一个基本判断是,这个行业过度倚重产品营销而不讲临床实质价值贡献的时代已濒临终结;能够预见到,眼下产品结构调整或基于产品价值的投资与研发创新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已经迫在眉睫;难点在于,这一切现在没有给企业留下多少时间。

     本文来自E药经理人9月刊,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