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拉锯战 地方保护与二次议价全面开花
2016/3/3 E药经理人
药品招标拉锯战,在招标采购的后续工作中,各方博弈、拉锯难以避免。
BY 财经国家新闻网
时近年关,离国家卫计委给出的开标大限已过去两个多月,除湖南、浙江两省按期完成之外,大部分省份药品招标采购仍然未完成,安徽、重庆、上海等地甚至尚未出台系统的正式采购方案。
从2015年年初中国药促会与湖南省招标办“互掐”开始,新一轮招标工作就一直风波不断。近期,省标陆续开启、医改试点市标接踵而至,药企招标队伍正打足精神应对。
记者了解到,为了尽量降低药价,一些地方想方设法向药企施压、变相进行地方保护;加之分类采购、带量采购难以落实,药企15%的平均利润难保。在招标采购的后续工作中,各方博弈、拉锯难以避免。
12强制压价
从各地出台的招标方案看,降价依然是主要目标。具体举措包括直接限价竞价、按品种或打包降价、按降幅决定中标、最低价联动、先入围后议价,等等。
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将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到200个,并深化医改从“一城一地”试点转入区域整体推进。这意味着,“二次议价”逐渐全面开花,而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地方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浙江宁波、福建三明、内蒙古乌海三地已经开始探索药品耗材跨地区联合限价采购。
通过降价的确挤掉了一些价格虚高水分,但也面临挤压药企合理利润的指责和争议。
“山东小必存中标价40元,我们两轮投标将价格降至30都未能中标。”上述药企人士介绍,在一次医院组织的议价会上,院长主持,纪委、物价、审计等人士列席,厂家代表门口排队叫号入场,入场后没有开场白,直接被要求降价否则就退出。然后让代表填写“价格澄清函”,标明产品价格构成和最终降价幅度。待所有厂家都写好,医院进行第一轮筛选,然后进入第二轮,继续要求降价并再次填写价格澄清函,“整个过程完全不考虑质量、效果和厂家资质,谁便宜谁中标”。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董事长吴飞驰表示,有部分企业的品种上市已达20年,20年前价格定位本就不高,在药材和人工成本逐年增长的情况下,药价却一直在降,有企业已不堪重负,被迫放弃福建、浙江等大省的市场。业内人士称,制药企业生产的普药平均利润率约15%,但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这一利润率正在被摊薄。
“这样杀下去,企业没有利润谈何生存发展,创新的后劲丧失,更不敢想象最终药瓶里装的是什么。”上述药企人士说。
不少药企正在探索“自救”方案。例如,仁和药业、以岭药业斥资打造互联网医药平台,减少对医院的依赖。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处方药网售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互联网这一救赎之路只适合部分主业在大健康、OTC领域的企业。医院药品销售仍占全部药品销售80%以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