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 | 20岁出头时我很悲观,后来很快走出来了
2015/1/13 笨鸟文摘

     ▎来源沐暄堂笔记

     文 | 冬子

    

    

     老张的尊严

     人民教师老张

     耗尽毕生积蓄

     买了一辆

     十万的车

     从此以后

     看到十万以上的车,就很卑微

     看到十万以下的车,就很满足

    

    

     二十出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很悲观,每天都看到各种阴暗面的社会新闻,后来我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关注的点出问题了,其实社会阴暗面从有人类社会史开始就没断过。但是另一面也一直存在。于是我就就把那些阴暗面主动忽略,而倾向于有希望的那些,于是很快就走出来了。

     庞大繁杂的信息时代,他们依然活跃着,但却已和我无关。

    

    

     我总觉得“爱情”是让人不太好意思发声的一个词。因为我对爱情虽然有想象,但却是悲观居多。

     女人对一个男人产生爱情的源泉,其实是这个男人的附加值,比如长着偶像剧的脸,足够挥金如土家底,有才华,或幽默,有爱,沉稳,或有安全感等等,那些附加值满足了她部分需求的想象时,她就会产生“爱”。电影《偷天情缘》里的逻辑就给了很好的素材。所以你弄不清,她爱的到底是“你本身”吗?

     所以我觉得爱的产生应该在相互不了解对方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仅仅靠某种无形的似曾相识,瞬间被击中。

     应当是:她冲我一笑,我就爱上她了。

    

    

     其实每一篇心灵鸡都是一本武功秘籍,只要你把其中一篇练会并且身体力行,起码也是半个半贤人了,但读了那么多,你的生活不还是你的生活。

    

    

     生命简直太短,一年一年的翻页和翻书一样快,我都27了呢。我希望在知了能叫的一个夏天,这一生,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

     所以只要不是死亡和疾病,疲惫与劳累我都是不畏付出的,只为这绚丽的感动。

     相对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

    

    

     早上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坐在地铁上,对面的电视屏幕里放着西安城现代化的城市宣传片,依旧不知疲倦地制造着城市梦想,用镜头特效和谎言拼接成假象,像个洗脑机器,在车厢里,前后夹击,对着那些拥挤、麻木、疲惫的面孔,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建筑越来越宏伟,对比着生活在其中的人越来越渺小,易碎地像是擎天柱胯下逃命的小人儿。人类制造了这些现代化的楼和灯,还有巨幅的奢侈品广告,创造出一个个代表着“存在”和“尊严”的虚拟价值,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去追逐,让没有信仰的人把追逐这些价值当作活着的意义,让没有存在感的人以拥有这些价值被周围人认同。他们生活在其中,相互给对方压力,人人都是这些虚拟价值体系运转的受害者,同时也都默默充当着帮凶。

     衣服的存在,最初是为了取暖,然后是遮羞,后来是为了审美。其实到审美这个阶段就应该结束了,但是社会的发展在审美之后增加了品牌,于是品牌就成了人为操作的虚拟价值。就像车的意义到“代步”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制造一个虚拟价值就可以让一个开十万车的人,看到十万以上的车,就很卑微,看到十万以下的车,就很满足。房子到“有相对满意的平方”就该结束了,但是虚拟价值却让那些住在高档小区里的人似乎感到自己更有尊严。就像手串本身是为了好看,后来变成了注意材料是沉香还是黄花梨,这和穿衣服看品牌有什么区别呢?就像茶叶本身就是不同的树叶,树叶和树叶的区别应该仅仅只是味道和形状不同,而虚拟价值却让喝着两千一斤兰花香碧螺春的人比喝几块钱一包茉莉花茶的人更有自信。

     不同的虚拟价值最终服务的是“虚荣心”,“虚荣心”的需求根源其实还是存在和尊严,是人类群居之后的本能需求,也正是存在感、和尊严在维持着社会的这个大机器的运转。他们没有存在感,而房、车等这些象征着财富的虚拟价值,可以让自己获取另一部分人的尊重,从而感到存在和尊严。 这没有错,任何群体社会里,人都会为这个虚荣心耗尽自己的一生。

     我只是遗憾,那些单一又乏味的“存在体验”。

    

    


     把虚拟价值的石头剥开之后,生活的很好其实挺简单的,一块钱一包的丝瓜种起码可以结一百个丝瓜,有水喝,有饭吃,读书,画画,听音乐,晒太阳,自然醒,写诗会友,围炉夜话,我需要的一切,都有,我在我的世界,是我自己的王。

     “自由”和“爱”,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从国学热开始,传统就成了一种高逼格的流行了,哪个工作室要是不整点茶道摆张古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代艺术家,审美疲劳,这大概是黄哥大多人喝茶把茶喝成装逼的原因。

     当然总会热点什么,群体社会要没有个逼格食物链就没存在感了。所以传统热必然是比小资热好,小资还是太单薄,传统是只大老虎。

    

    

     有天吃着饭看电视剧《渴望》,看的我,一集没看完就关掉不敢再继续了。太怀念那个时代的朴素、羞涩,只能让身处这个时代的尴尬越发强烈。

     朴素与羞涩,是一个时代的面貌了,不是说慧芳有那个气息,而是在那个时代随便拉一个路人,都透着朴素与羞涩的气息。而这个时代的面貌,很明显的焦虑与猥琐,就像你看民国老照片时能看见那些人脸上咄咄逼人的狂狷书生气息,女性脸上那种不可亵渎的自重。

     当有对比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个时代吧,女人别说羞涩了,劈叉给你看都不会红脸。

     想象魏晋的文人,不用怀疑,一定比艺术作品里的还要仙风道骨。相由心生,我看人就看脸,最直观的,藏都藏不住。

     所以跟之前那些动人的时代精神核心比,这个时代多么像一个混蛋!

     你想一边寻找高质量炮友一边悲观地喊着这个世界没有爱情的是同一批人,这还不够荒谬吗?

     所以,那只是一种情怀,我知道她不存在。

    

    

     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诗。妈妈想念儿子一边烧火一边哭不是诗吗?只是她没有词语和技巧表达出来。所以我首先会把那些不写诗,但敏感又频繁有感动的人当诗人。另一种是诗写得好的不得了的诗人,好的除了尊称他诗人就没有别的可以表示尊重的了。这两种人都是我眼里最好的诗人。

     云南的龙梆企兄,我觉得就比很多写诗的人更应该是个诗人,虽然他不写诗,但我从他的朋友圈动态里看到的他的生活细节,就是诗人的世界。固始的熊华涛,上厕所都会盯着斑驳的墙想象出赵无极画中千军万马的意象,也是诗人。美院做设计的小刚,最抑郁的时期应是比那些垮掉的诗更有张力。高非跟我形容林青霞的时候说:“天生尤物,又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老孟说到不善表达人时形容:“一肚子的蝴蝶飞不出来。”绍勋说:“满树的花苞是满天的星星,每一朵花都看起来像孩子。”老吕说:“21岁之前画的画有初恋的干净”。

     那种频繁的感动和情怀、绝望和孤独,就是他们的诗,和文笔无关。就像中国画里,笔墨都是次要的,笔墨只是承载诗意。

     他们有很多诗,只是没写出来。

     而木心说:“植物开完花以后都露着倦意。”“每次你来了,我总有大难不死之感。”木心说:“十月小阳春。”“桃园三结义,我演桃花。

     其实写不写是另外一个层面了,诗意地存在着,就是诗人,这就够了。

     笨鸟文摘 推荐

     马拉松你也能跑

     mlsnynp2014

     你都没有跑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能跑?马拉松有一点点难,但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平台『马拉松你也能跑』(ID:mlsnynp2014)加入我们的千人QQ群(364066523),和全球的跑友一起跑步吧~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笨鸟文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