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我们该怎么去活?
2015/10/22 笨鸟文摘

     爱是希望,也是重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各位真爱泥萌壕,今天小编要和你们分享几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找自己的故事。

     村村,26岁

     职业:舞蹈演员

     我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样子了。

     因为离家离得早,很小的时候,

     便同母亲一起来到城里,开始我的舞蹈生涯。

     父亲是反对我学舞蹈的。

     朦胧记得,父亲呵斥:

     女孩子就应该学习琴棋书画,

     学什么舞蹈,万一不小心摔倒了腿怎么办?

     母亲坚持,让我实现她那未曾实现的梦想。

     每天十二个小时在练功房里的煎熬,

     我比别人更懂得付出。

     肩上扛着母亲的期望,

     还有要证明给父亲看我能行的决心。

     如今,我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几百场。

     不知道父亲从电视上看到我了没有。

     只希望,他要是看到,

     能会心的笑一笑便已觉满足。

     人生,或许不只是实现某个人的期望,

     更是证明自己的一场行动。

     言语已是苍白,什么都比不了你一路的付出。

     小贱,23岁

     职业:在校大学生

     从很小的山村走出来,

     考进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大西北学校,

     这里常年刮着肆虐的风和漫天起舞的沙子。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说过,

     我不会从文,我要从商。

     爸妈辛苦把我养大,希望我认真读书,

     找到自己的路,一条文人的路子。

     可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就是想做一名生意人。

     我从搬水开始做起,

     有的客户家楼层高,没有电梯,

     我就得扛着水爬到十楼,

     有时候晚上十点多还有客户要送水,

     本已劳累的身体只有再爬起来继续干。

     就这样,渐渐地,我从给别人打工,慢慢熬成给自己打工。

     现如今,我是一个有着三个员工的小老板。

     大学的生活费,我没有找爸妈要一分。

     他们也由刚开始的觉得我不务正业,

     到现在的慢慢理解和支持。

     我想,人活着,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而是活在自己的希望里。

     赵春玲,33岁

     职业:超市收银员

     今年已经33岁了,儿子在上小学。

     感觉一切都满当当的,什么都不缺。

     只是偶尔想起当年,二老的期盼,

     有点心酸。

     父母亲都是高中老师,

     唯一的期待就是我这个独生女好好念书,

     考进名牌大学。

     而我偏偏不争气,学习不认真,还谈恋爱。

     闹到最后,大学不念了,跟人私奔了。

     好多年没有见过父母亲了,

     应该还在怪我这个不争气的吧。

     只是,我觉得,人的一生,

     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父母的选择是一种选择,

     而真正决定自己人生的,是自己的选择。

     我选择了自己的路,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刘大白,26岁

     职业:程序员

     我母亲曾希望我当一名老师,

     和我父亲一样,仪表堂堂,受人欢迎。

     可我内向的性格,

     注定我不会站在人们面前。

     如今我每天就是对着电脑,

     没日没夜地敲打着键盘。

     工作以来,我不知道敲击了多少次键盘,

     犹记得儿时和母亲玩翻线绳的游戏,

     因为手笨,老是输。

     如今,手指头灵活操纵着键盘,

     却再也没人陪我翻线绳了。

     我想,人生大概就是,

     走一段路就会有某一个人陪着你,

     走着走着,就走成了一个人的路。

     儿时是母亲。

     现在是自己。

     只不过,

     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

     李济东,31岁

     职业:老师

     在我考高中的时候,

     我想要学习小语种,

     父母劝我为了将来,选择英语,

     虽然不甘心,

     但我还是听了他们的建议;

     在我考大学的时候,

     我想要学习机电自动化,

     父母劝我为了将来,选择语言,

     虽然不甘心,

     但我还是听了他们的建议;

     在我考硕士的时候,

     我想要学习心理学,

     父母没有劝我,

     但我为了升学的把握,

     选择了区域研究;

     在我考博士的时候,

     我想要研究宗教,

     父母没有劝我,

     但我为了保证未来的发展,

     选择了研究政治;

     现在的我,觉得自己每天,

     好像活得很快乐,又好像活得很浑浑噩噩,

     好像摆脱了他人的期待,又好像没有,

     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又好像没有。

     黄石头,37岁

     职业:公务员

     其实我本名不叫黄石头。

     因为三十岁以后开始掉发,有秃头的倾向。

     后来索性把头发剃了,一了了之,还落了个清凉。

     大家看我头顶锃亮,就给了我个名字:黄石头。

     也曾谈过恋爱,不过对方嫌我家穷。

     一不是城市户口,二没车没房。

     于是,婚姻就和我渐行渐远。

     父母亲是农民,做了一辈子庄稼,就希望我也能老老实实地做个农民。

     不求飞黄腾达,但求不饿死荒野。

     而我,从小就从书本里读到,但凡大人物,都不是靠做农民挣大钱。

     于是,我“不争气地”拖着外债从县高中考上一所师范大学。

     后来,又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县公务员。

     我想,人生,就应该做点什么自己想做的,如果我当初随了父母的期望,只怕自己还在黄土地里数豆子,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努力,总有属于我的那一片美丽天空。

     梅小雪,24岁

     职业:自由职业

     上学的时候,我基本不回家乡,寒暑假全部打工或旅游。

     从经济上摆脱家庭,可以让我获得短暂且脆弱的自由,像是绞刑中的一点点松绑。

     我没有什么强势的父母,他们几乎不对我有任何明确的要求,不如说,他们根本不在意我到底在做什么,不关心我读不读书,不关心我有没有朋友,也不关心我身体如何。

     他们只要结果。

     放任的背后是极为实用主义的结果论:

     成绩要好,工作要一流、恋爱要众人羡慕。

     朝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遭遇的任何烦恼、痛苦,他们一概没有兴趣聆听和解决。

     这是一种懒惰和冷漠交织的虚荣心。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个工具,

     用来为他们赚取虚伪的称赞和羡慕。

     这让我也成了一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对人冷漠而防备。

     我像报复一样,在毕业的时候放弃了所有入职机会,码字赚不稳定的薪酬,谈不体面的恋爱。

     但这种从“优秀”跌入“普通”的过程让我无限自由,这是我用自己的“失败”对他们进行的冷漠的复仇。

     小不,25岁

     职业:纹身师

     我是和父母闹掰了来到上海的。

     他们觉得,好好的大学生,给人纹身,简直是不务正业,浪费了这么多年上的学。

     可我就喜欢干这个。

     我从小爱画画,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大学学了工商管理,但我真的对数字没兴趣。

     大学三年级,我自己有了第一个纹身,还因此结识了当时给我纹身的师父,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拜师学艺。

     现如今,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还有顾客专程来上海找我做第二个、第三个纹身。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回了次家,父母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他们看见我,还是挺高兴的,但眼神里努力掩饰的期待与失落,那些想开口却硬生生咽下去的话头,还是让我感到沉重不已。

     我们终此一生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笨鸟文摘(bnwz2012)

     先飞之笨鸟,文摘之精华。选文交给我们,时间节省给你。我们是覆盖人群超过5000万的微信自媒体第一联盟“WeMedia”成员,合作微信:56306838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笨鸟文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