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没吃对,大病找上门!看完后小编宁愿饿着也不吃了!
2016/9/28 健康知识小百科
欢迎点击上方


蓝字免费订阅!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健康知识小百科”健康养生知识,美容减肥窍门,秘方偏方大全,药膳食疗大全,关注即送百元健康大礼包!
古人比我们更懂养生!
在《墨子·杂守》上记载,古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晚上不乱吃。第一顿称“朝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在多数人的晚餐中,肉是绝对主角;不少老人怕浪费,晚上总吃剩饭剩菜;晚饭无辣不欢,各种火锅川菜重口味;饭后意犹未尽,再来一块巧克力蛋糕……你可能不知道,晚餐这么吃,给自己身体增加了多少负担!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晚餐没吃对,大病找上门
胃食管反流
晚餐吃的太晚还会造成胃食管反流病。人在平卧时,胃里的食物容易回到食管、嘴,从胃里反流的食物是酸性的,对食管刺激很大,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甚至反流性胃炎;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食物甚至会从胃里反流到气道、咽喉,引起多种疾病。

动脉硬化
晚餐吃的太晚还会造成高血脂,加之人入睡后血流速度又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血脂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长此以往,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系数自然就增大了。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肠癌
晚餐吃得太晚,来不及完全消化,残余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又由于睡眠时肠道的蠕动很慢,使这些毒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在其长期刺激下,可诱发慢性肠炎及肠癌。

肥胖
吃晚餐后是长长的夜晚,人的活动很少,又因在这时间内主要是睡觉,故消耗的能量最少。
如果晚餐吃的太晚,会使夜间血液中的糖、脂肪、氨基酸含量增加,并转化为自身的脂肪,沉积于体内各部位,久而久之,就使人发胖。

冠心病
晚饭吃得太晚,肝脏会将多余的热能转变成胆固醇,致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增高,并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至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冠心病。
同时,血液集中于肠胃道帮助消化吸收而使心脏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心绞痛发作。
糖尿病
晚餐吃得太晚,会因刺激胰岛素持续大量分泌,致使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负担过重。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如果是长期的持续超负荷分泌,特别是中老年人则会因B细胞功能衰竭而诱发糖尿病。

胃病
人的胃黏膜非常娇嫩,白天胃粘膜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饮食的消化任务,而胃黏膜的更新任务是安排在夜间机体休息状态下进行的。
晚餐吃得太晚的人,胃也要跟着加起夜班来。胃的疲劳状态,加上老化了的黏膜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胃病!
看到晚餐没吃对会引起这么多疾病,是不是吓坏了!小编告诉你只要如何吃晚餐最健康。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太晚,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还常伴有恶性、呕吐,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有的人会在睡眠中突发急性胰腺炎并致休克,因无人知晓其发病而不及抢救,甚至死亡。

最佳的晚餐时间
晚餐少吃睡的香,以自我感觉不饿为度,千万不能吃饱,更不能过撑。
晚餐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8点之后做好不要造吃东西,可以喝水。晚餐后4小时内不要睡觉,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

这样吃晚餐最健康
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包括五谷杂粮、香蕉、海藻等。小米是最佳的睡眠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有大量的淀粉,斥候容易让人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关注健康知识小百科(wrt4000288996),健康与你同行
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动物肝脏、牛奶、蛋类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维持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助于消除焦虑和安眠。
小麦和白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能在闹中帮助血清素的合成,有助于安眠。
回复以下任意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减肥|瘦身排毒|偏方秘方|健康知识|养生|养肝护肝|美容养颜|抗衰老|长寿|便秘|失眠|药膳食疗|食疗养生|补肾食疗|


【健康养生小百科】每月精品好文 点击看全文
【01】9个小妙招 让你享"瘦"一夏
【02】家中放一物可治百病!这么好的菜,很有必要吃一吃!
【03】每天一勺,软血管、降压、抗衰老…好处多到你绝对想不到~
【04】有高血压的少碰这五种"毒"!它们的伤害悄无声息~
【05】很多癌症是自找的!6字诀,斩断癌症魔爪,太简单!
【06】每天吃一点,快活似神仙!降脂降压又健体,还能美白护肤哦
【07】它是"天下第一果",补气血、养心肺,夏天吃最适合~
【08】入睡难,顺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调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知识小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