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用药安全
2016/9/9 闻康医生
近日,央视播出了一支公益片。上线不到10小时,播放量即突破千万! 五岁女孩的无声诉说,看哭了亿万妈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片中的主人公浠诺,原本是个爱笑的小姑娘,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然而,三年前一次不当用药,使她的听力越来越弱,后来,她再也听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因用药不当,中国每年更有难以计数的儿童出现失聪、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很多家长图省事,经常凭自己经验为宝宝选用药品。爸妈们,切勿给你的宝宝乱用药!
1、重庆一名11岁的儿童彤彤因为牙周炎,家长在药房自行买来消炎镇痛的药物。按照规定,一次只能吃2片,但为了尽快好起来,一次性吃了5片,连续吃了4次,牙痛问题解决了,小腿却肿胀了,彤彤最终肾脏急性损伤!
2、北京一父母一直以为孩子是患上了普通的感冒,于是只是在家里自行治疗,让孩子服用了大量的抗感冒药物,直到病情越来越重才到医院就诊。熟料抗感冒药物不但治不了孩子的病反而加重了孩子肝脏的负担,孩子又患上了药物性肝炎。
3、黑龙江杨女士反映:婆婆看孩子时,孩子说肚子疼,老人翻出整整一包泻火药给孩子吃了,结果孩子吃完肚子疼得更厉害了。医生诊断后说,孩子是着了凉,只需吃半包温和调理的药就行。
儿童用药存在哪些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利润低、研发周期长、成本大等原因,许多药厂不愿意生产儿童药。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
很多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都缺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资料。一些药品说明书中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并未标注明确的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父母们容易犯哪些错误
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对于儿童高烧不退,我们一般建议使用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给孩子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以避免拿错而给错药物。
过多、重复用药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把多种药物一股脑儿地给宝宝服用。事实上,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太多种类的药物,以造成肝肾损伤。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的服过觉得有效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减少剂量也不行。
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造成肝肾损伤。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我们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
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机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而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其二,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家长应该怎么做
儿童要用儿童药
儿童有别于成人,其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功能较弱,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家长们应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散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按儿童用量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药品应保存得当
有孩子的家庭保存药品至少应满足三点:
一是符合说明书中药品储存的要求,避免药品变质,例如,药品一般应保存在阴凉处,部分药品需要避光或冷藏;
二是内服和外用的药品要分开存放,避免误取误服;
三是不要将药品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他们由于好奇服用,出现危险。
选择药物应循序渐进
要告诉孩子,药是用来治病的,没病时不要乱吃。如果生病了,应先选择口服药,输液不是首选。应让孩子知道,不适当的输液不但对治疗无益,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家长带孩子看病时,也不应主动向医生要求输液。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
目前仍然有不少人将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不管什么病都吃它。我们应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到,抗生素只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不是什么病都能用,如果用不对,反而可能让以后真正感染时无药可用。
处方药应严格遵医嘱
用处方药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所开具的药品,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使用,切不可根据他人的“经验”或自己对病情的判断自行修改。在医生开药时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如果孩子在吃药时有疑问,也应该告诉孩子应当听医生以及说明书上的指导
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关注儿童用药安全,转给你身边的人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闻康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