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了,真替你们担心!
2016/9/14 美食健康顾问

不少人去看道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们,中招几率更高。
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一说起祛湿,很多人马上想起薏米红豆,天呐,菜菜真为你们担心!
整理发布/去湿气有高招的菜菜
▌1、先来讲一讲:什么是湿气?

湿气,水液代谢产物,道医分为水、湿、饮、痰。湿气的特质:性属阴寒,易伤阳气,其性粘滞,阻滞气机,缠绵难去。
简单来分,湿气有两个来源。外湿和内湿。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所以沿海城市者,体内多湿气。至于内湿,主要来源于脾虚,脾胃虚弱之后,不能够运化吃进去的食物,这些没有被运化的食物,堆积在体内,生成了湿气。 脾虚生湿气,湿气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2、怎么祛湿才正确?
物理学中,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气温,气流,面积。祛湿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在道医理论里,「气温」对应「温法」,「气流」对应「理气法」,「面积」对应「发汗法」。
温法:湿气性属阴寒。《内经》说:寒者温之;《伤寒杂病论》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说明,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
理气法:人体内气走得不顺,容易生湿气。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久坐之人易生湿。所以祛湿,要理气,要让全身气血通畅。
发汗法: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让湿气,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3、那么,为什么说「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
我们来看红豆薏米粥属于上面三种的哪一种呢?都不是!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祛湿要理气,但红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祛湿要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另外,祛湿还要健脾,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了,会说「我一直喝薏米红豆啊,祛湿效果感觉挺好啊!」
湿气其实也分很多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湿热,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而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4、不过,巧搭配,薏米红豆不但能祛湿,还能健脾!
红豆和薏米,本身的确具有祛湿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湿,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搭配起来才行的,搭配什么好呢?芡实!

芡实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除了搭配芡实外,红豆也要换成赤小豆,薏米红豆祛湿的方子来自道医,但中医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较强,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芡实、赤小豆、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湿。
道医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 4 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 3 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 5 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1 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 5~8 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 4 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 2~5 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 2~5 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
生活窍门实用百科
zhongyi233
」
99%的人不知道!
女人经常喝啤酒,结果……
夏天家里最耗电居然不是空调!
终于找到了,垃圾食品的解药竟然是它!
衣服不管染上什么,用这招都能洗掉
在冰箱里放这个,能省掉两倍电!
后悔现在才看到!
太实用了!
关注生活窍门实用百科,秒懂生活技巧
▼


生活窍门实用百科ID:zhongyi233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戳阅读原文,教你这样吃,跟明星一样又瘦又美!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食健康顾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