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日媒解读中俄日舰船钓鱼岛海域并行:中国有备而来
2016/6/12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外媒称,针对中国海军舰船9日凌晨首次进入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毗连区一事,截至10日,日本政府内部的主流看法是,这是一次基于周密计划采取的行动。

     因为有分析认为,正是中国制造了“监视”自卫队舰船和俄方舰船的假象。迄今为止中方一直在通过制造既成事实谋求主权,政府对东海的紧张局势进入新阶段保持高度警惕。

     据日本《每日新闻》6月11日报道称,据政府关系人士介绍,8日夜,经东海北上的俄罗斯舰船没有以最短距离航线向俄罗斯方向行驶,而是被发现有变更航线的可疑行动。此外,中国海军的一艘舰船则位于尖阁诸岛北方海域,为此海上自卫队距离俄舰较近的“旗风”号护卫舰决定实施尾随。

    

     ▲日本防卫省公布的俄罗斯三艘军舰。

     被发现的三艘俄舰正由东南亚结束多国联演,经由东海归国。8日晚9时50分许,俄舰从久场岛(即我黄尾屿)以南方向进入毗连区。与其一同北上的“濑户雾”号护卫舰在9日零时50分左右发现中方舰船从久场岛东北方向进入毗连区,迎面向俄舰驶来。

     中方舰船以“U”字型航路前进,以和俄舰并行的态势一同北上,并于凌晨3时后驶出毗连区。当时该海域呈现出日中俄三国舰船并进的态势。

     报道称,防卫省官员就中方舰船的行动证实,“似乎没有侵犯领海的意图”。该省其他关系人士也表示,中方舰船采取了冷静的行动,“中方舰船似乎是在追随俄舰”。

     报道称,假设自卫队舰船没有尾随俄舰,而是由中方舰船率先监视进入毗连区的俄舰,这就形成了“由中国保卫尖阁诸岛”的局面——防卫省官员指出了此次事件最恶劣的一种可能。

     前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官香田洋二警告说:“这是基于周密计划采取的行动,今后有可能继续发生类似情况。”他分析认为,行动的目的在于“转移国际社会对于与周边国家严重对立的南海问题的关注和批评”。

     另据日本《朝日新闻》6月11日报道称,由军舰改装而成的中国公务船侵入日本领海的事件正趋于常态化。在国际社会的目光聚焦于南海之际,中国一方面避免在东海与日美发生军事冲突,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行动制造既成事实。

     报道称,8日上午,三艘中国公务船侵入尖阁诸岛周边的日本“领海”。中国国家海洋局以“巡航钓鱼岛领海”的名义公布了三艘公务船的名称。据相关人士介绍,其中“海警31241”就是由中国东海舰队导弹护卫舰淮北舰改装而成。

    

     ▲日本海上保安厅声称,发现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航行的一艘中国海警船配备有疑似机关炮的装置,如图中圆圈所示。

     报道称,派遣退役军舰进入尖阁领海的行动始于去年年底。当时美军正着手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行动,国际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海。

     报道称,去年12月26日侵入领海的三艘中国公务船中,“海警31239”搭载有机关炮,已知该船正是改变了涂装的曾隶属于东海舰队的护卫舰安庆舰。据悉此事件对日本政府造成很大冲击。

     相关报道

     日方希望磋商“海上联络机制” 日媒:中日急需互信

     共同社6月10日报道,日本防卫相中谷元10日就中国海军舰船进入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毗连区一事表示,为了尽早启用避免偶发性冲突的日中防务部门间“海上联络机制”,希望加快有关磋商进程。

     中谷在访问地东帝汶帝力向记者表示:“就这一问题要通过最高层之间的协商传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也愿重视同中国领导人的对话。”

     日本《朝日新闻》6月11日报道,正因为中国此次行动事实不清,所以才容易招致不信,更容易招致紧张。现在日中之间急需培养最低限度的互信。

     此前日中之间达成了四点共识,同时确认了培养互信关系重要性。例如双方谈到了防止海空不测事态发生的“危机管理机制”,但该机制的磋商始终没有启动。

     报道称,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多角度的对话才能够创造多层次的沟通渠道。中国和日本需要这样的渠道,需要更多留学生、市民之间的真诚交流。点击查看更多>>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警惕吗?习惯了就好。欢迎转发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参考消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