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是一阙无韵的诗 | 朱思远为你读诗·第1081期
2016/6/4 为你读诗

- 图说 -
图为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1887-1985)的油画作品《蓝色小提琴手》。夏加尔的作品以梦幻的场景、奇特的意象、鲜亮的色彩而闻名。小提琴手的形象常见于画家的作品中,他们沉醉于悠扬的乐曲,回忆往昔美好的时光。
今日的怅望
抵换来朝的欢愉
- 收听 -
(点击音频或视频,即可收听)
见毋忘我花
作者:戴望舒
为你读诗:朱思远 | 听众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毋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
●
●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 关于作者 -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数十部。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
- 诗享 -
《雨巷》写成那年,诗人22岁。一经发表,这位年轻的“雨巷”诗人便家喻户晓,成为继徐志摩之后最受期待的诗人。多年过去了,提及中国现代诗歌的萌芽期,“戴望舒”仍是绕不过的三个字。
诗人或者艺术家的创作黄金期鲜有养尊处优的境遇。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直至整个三十年代,戴写作、翻译、出版、创刊、立社、开书店,成就了诗人履历上繁密、勤恳的痕迹。而另一面,现实的一面是,诗人奔波应对“做人的苦恼,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杜衡)。
15岁,新文化运动爆发。翌年,胡适出版《尝试集》。“普罗米修斯式”动力的、英雄的文艺创作带来五四后的曙光。一切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立新民、启民智,成为时代迫切的需求。
显然,戴的诗歌更倾向于“维特式”的典范,他徜徉、沐浴在自己的心灵林场。诗歌成了诗人“另外一种人生,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俗世的人生”(杜衡),是自我对另一个隐秘自我的倾诉。
戴长于江南知礼、开明的家庭,熏染古典的情思与浪漫。成年后,与沪上诗人交游唱和,追寻西方文艺风尚。在上海的小楼里,他们沉浸、探索新诗的可能性,打磨“诗形”“诗情”“诗意”,不知东方之既白。
《见毋忘我花》写于诗人的黄金年代。此时,诗人已孤身来到法国,生活的窘迫,对故土、恋人的思念让他愈发惆怅。某一日,或许是被这花的名字打动——毋忘我,一语道出了那个内向、伤感的“我”欲意言说却难以倾吐的话,隐匿的情感一如这“小小的青色的花”,虽谦卑无言,却真挚坚定。
- 你在谁的纪念册上写过“勿忘我”?-
- 乐说 -
配乐剪辑自日本音乐人出羽良彰的作品《青い森》。伴随着吉他轻松活泼的拨弦,好似夜晚徐徐的微风,人们在街上散步,并不着急回家。
●
●
●
▎读诗嘉宾

朱思远
参与「为你读诗」App线上读诗活动——“21天读诗计划”,由听众推选的读诗佼佼者。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6月5日),「为你读诗」诗意影像·常静。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为你读诗」制作团队
出 品 人 :潘杰客
总 策 划 :张 炫
总 编 辑 :施 晗
高级责编 : 李 琳
本期编辑:史媛媛
剪辑制作:朱卫东
音乐编辑:孟 楚
随笔撰文:酉 生
本期校对:欧 迪
置顶「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
每一个诗意的夜晚,我们不再擦肩而过
进入“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开启“置顶公众号”选项。如通过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微信是否更新到最新版哦~
像这样细细地听

「为你读诗」第一辑·礼享版
中国首部由各行业翘楚共同参与的有声诗歌图书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定购「为你读诗」礼享版图书
信息来源:为你读诗
策划出品:Be My Guest·尚客私享家
战略合作: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坤诗歌发展基金、世界诗歌运动协调委员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
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诉讼代理律所: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官方网站:www.thepoemforyou.com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为你读诗」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为你读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