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物志 ▎花插,一花一器一世界
2016/5/8 收藏圈


插花,大概是一桩闲情雅事。
它的雅,在于不招摇,不媚俗,甚至残缺、单纯。它的美,在于不暴烈,不急功近利,而是渐渐地渗透,直抵你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引起你孤远、空寂、闲静的禅意。



花与禅,或许是一种不解之缘。
某花道家说:“花枝在器中的不同布局和插法可寓意万物,纵向的为瀑布,横向的是溪水,后高的为山峦,前低的是平原;



不同状态的花则示人以时空之感,枯萎之花表示过去,盛放的是现在,含苞者是未来。
如此,山河湖海、古往今来皆可融为室内一花。”



此语便颇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之禅味。


所以东方的插花艺术,最初便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在佛教中的花代表了美丽、生命与繁华,更视花为“因”——有春华之前因,才有秋实之后果。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东方插花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虽源自佛家,插花却成为中国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所钟爱的一件雅事。尤其是宋代,插花更与挂画、焚香、点茶一起,并称为宋代文人四逸。



当时《洛阳牡丹记》有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可见插花风靡一时。这风靡的背后,大概是插花拥有者着无限的解读与魅力。同样一盘花,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解读方式。


花与花需要相配。
这一种与那一种是否性情相投,便是不同人心境的投射。



花与器更要相宜。
有花道者说:“早春之花就不适合插在昂贵的名器里,如同少女不宜珠宝华服,天然就好;而秋花则可以放入古董花器中,因为有了时间的沉淀。”




插花的审美,中国文人则讲究清丽疏朗。
范大成在《范村梅谱》中,对梅花的选择和品赏最为精辟,书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陉奇者为贵。” 这经验之谈也成为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准则。



插花,还与人格相连。
中国文人就常以花影射人格,如以梅之傲雪凌霜、兰之幽怀若谷、竹之虚心有度、菊之玉洁冰清,作为“四君子”。或以傲骨铮铮的青松、高风亮节的竹、刚强不屈的梅,组成“岁寒三友”,比拟文人雅士清高、孤洁的性格。



插花,还是明心见性。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



插花,禅意油然而生。
仿佛每朵花、每片叶都意味深长。
仿佛在广阔寂寥的天地之间,只留花与你,一期一会。
责任编辑:木木
本文来源第一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听说90%看过这篇文章的藏友们都会关注我们:)
如果你也觉得收藏圈不错,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或直接搜索微信“FJSC000”
请推荐给您身边的藏友们,您的分享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收藏圈 ? 真文玩】微信保真拍拍群每周三、周四晚20件宝贝竞拍。要入群的请加群主微信(fjscq01),一起来捡漏吧!(谢绝商家!)
点击“阅读原文”一秒进入收藏圈官方商城!保真,精品,百万藏友的选择!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收藏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