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年轻化!小心你身体这7枚"炸弹"...
2016/9/17 整体自然医学

    

     这些年,关于中青年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猝死高发,又为何这种悲剧频频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当你面对身边的人突然倒地、心跳骤停,除了惊慌失措、拼命呼救,你还能做些什么?

    

     1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用6个字精辟总结就是:因病突然死亡。

     一开始都很正常,没有任何病症问题,却突然倒地死亡。

     猝死不分年龄段,且年轻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传统认知认为,猝死大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脏性猝死年龄分布为18-80岁,也就是说猝死是不分年龄段的,谁都有可能遇到。

     更出乎意料的是,18~39岁的青年猝死率高达43%,40~59岁的中年猝死率达39%,而60-80岁老年猝死较少见,是17.9%。

     由此可见,年轻人其实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导致猝死的自然疾病分为心源性疾病和非心源性疾病。

     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总猝死人数的80%。在中国,心源性猝死的年发生率为41.8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0.04%,意味着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导致猝死的心源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 (45%-50%)、心肌病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20%)、风湿性心脏病 (15%)、高血压心脏病(10%) 等。

     小儿猝死的主要心源性疾病依次为结构性心脏病、原发性心电疾病(如 LQTS 综合征)、获得性心脏病、心脏震荡、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术后等。

     导致猝死的非心源性疾病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然而,存在上述疾病并非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猝死。事实上,猝死常由一些刺激因素诱发,如重体力活动、剧烈运动、情绪压力、饮用咖啡或酒类等。据估计,20%-40%的心源性猝死由急性情绪波动诱发。

     2猝死有征兆可循吗?

     既然是出人意料的死亡,猝死确实没有明确的预警信号,但不要灰心,大多数猝死还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因为先兆不特异而被漠视错过。

     超过50%的心脏骤停前1小时~1月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胸痛最常见约占56%,呼吸急促13%,4%为头晕、晕厥或心悸。所以要做个有心人,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憋气乏力、心慌心悸,以及左肩背部疼痛、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咽喉紧缩疼痛,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等不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排除。

     3身边发生猝死事件该如何处理?

     第一步:只有自己一人的情况下,先拨打急救电话120,简要说明一下情况和所处的位置。如果有别人在场,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步:立即让病人平躺仰卧,下颌抬起,头部后仰。

     第三步: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跪在病人一侧双手重叠,手掌根部正中置于其胸部中央双乳头连线的中点连续用力快速垂直向下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按压幅度至少5cm。未经心肺复苏培训者,可以只按压,不必吹气,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这几分钟胸外心脏按压可以让血液中的氧气维持最低限度的脑部供氧,避免脑死亡,为成功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四步:如果配有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的场所,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4猝死七大恶习赶快戒掉

    

     第一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就会增加,容易脱落。

     第二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适量的酒精和咖啡能产生抗氧化物质,保护心脏。但过量饮用弊大于利。因为酒精和咖啡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如果是长期酗酒的人,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

     第三位:心情抑郁

     坏情绪是心脏大敌,而抑郁首当其冲。因为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夜晚的睡眠质量会很差,而心脏得不到休息,血压和心率都会升高,对心脏健康非常不好。建议有困难时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发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绪。

     第四位:暴饮暴食

     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就诱发心梗、脑梗。因此,不要轻易放纵自己的食欲,一顿饱餐就可能会夺走一条生命。平时吃饭最好吃七八成饱,或是少食多餐,而且要营养均衡。

     第五位:吸食毒品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3倍。

     第六位:吸烟或被动吸烟

     虽然很少有人因为抽一根烟突然心脏猝死,但吸烟对于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从现在就开始戒烟吧,8小时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会减少到正常水平;24小时内,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戒烟1年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将会减少一半;戒烟15年后,各种风险和不抽烟的人一样。

     第七位:久坐不动

     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和办公室“久坐族”,在享受“坐”得舒坦的同时,还要防止“坐”以待病、甚至“坐”以待毙。因为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整体自然医学

     每日分享身心灵健康信息

     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整体自然医学进行关注(推荐)

     搜微信号Natural-healing或搜公众号“整体自然医学”关注

     如果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以及调理康复建议,请回复疾病名。如回复“高血压”,获取相关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整体自然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