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学医的人:到底要不要出国?
2014/11/20 创新医学网

    

     学医已经将近一年,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即将念二年级的我,却又要面对未来的选择,自己究竟何去何从;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也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下来,留给后来的人。因为医学,在出国的这条路上,实在是很特殊的一个专业,有时候,觉得用鸡肋来比喻临床的学生出国似乎更贴切些,因为一个临床本科的人,出了国,你会一下子不知所措,那是一种专业迷失的感觉。

     (一)问问自己,你真得很想出国吗?你究竟为什么想出国?

     念大学的时候,和同龄的人一样,似乎出国,一直是个梦想。尤其是大二大三的时候,那时候还在学习基础课程,没有直接进临床,所以对于临床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那时候的我们似乎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差别。于是出国,似乎也成了我们的目标之一。托福gre雅思,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大四以后,进入了临床,一个新的世界突然呈现在眼前。客观地说,临床实在是一个和基础大相径庭的部分,那里,你要学会医生思维,你要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你要学会如何面对复杂的问题而果断地作决定,你要学会承担后果,你要学会面对赞扬和批评,你要学会如何快速的从急诊的人群中一跃而出。

     这个时候,你应该会意识到,你的性格究竟是适合基础还是临床,而你又究竟喜欢基础还是临床?

     但有时候,这样的时刻似乎有些迟到了。因为我们准备出国的时刻,大都是在大三左右,那时候定下了出国的目标,但是却又为开始真正的进入临床;所以我的很多同学里,不乏那种最初决定出国而最后因为喜欢临窗而放弃出国的人。

     临床本科,出国的路,只有少数的几种:

     1、转行基础

     这是目前大多数人选择的一条出国路,因为国外和国内对于医学学制的不同规定,再加上国外医学院的高额学费,因此出国的临床本科生大都选择了这条路,因为毕竟这条路有可能拿到奖学金。

     2、转行社会性质的医学学科

     比如,营养,生物统计,public health,这部分也分为应用性质较强的和研究性质较强的。基本上以课程为主,毕业时候需要论文。

     3、临床医生

     这部分似乎少数之少数,因为涉及到高额的学费,一般平凡人的家庭可能支付不起。

     所以,看看,上面的三条路,你就知道,大多数临床的出国的人,基本上都从事了基础研究。

     因此,在你出国前,一定要深思,你是否真得很喜欢基础研究。其实,基础研究,说白了,就是一个培养科学家的过程,所以你要确定,你是否愿意成为科学家。科学,严谨,刻苦,劳累,是必需的。当然绝世聪明的人除外。你一旦涉足并且打算把它作为终身职业,那就意味着基本上一辈子的辛苦。

     所以,奉劝所有想出国的临床生,一定要慎重考虑。

     问问自己:

     你能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甘愿享受每天的劳累吗?

     你能忍受每天只对着一堆机器吗?

     你能忍受每天都有几十篇的paper要读,每天都有很多的实验报告要写,每天都有很多的数据要分析?

     如果你不喜欢,如果你更喜欢临床,那还是不要冒险出国的好。因为有时候,出国,往往会把一个临床生推到一个悬崖上,你会发现,你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回头。

     (二)学医的人,在国外究竟能干什么

     当然,即使作为一个基础硕士或者博士出国了,也未必意味着自己将来一定就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但是,学临床的人,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1、基础学科

     这类里面,又可以在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决心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将来打算到院校或者研究所从事研究。这样的话,基本路途就是,硕士--博士--博士后----faculty。第二种,则是进入公司,因为随着生物时代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免疫还是肿瘤还是神经还是遗传还是。。都需要药物生物制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所以很多生物药物公司,也成为了基础学生一大选择。基本路途就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公司scientist(有些人还会兼职学一些mba,以增加将来从研究方面转向管理的机会)。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达到博士学位的。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只念到硕士,那么上面的路,就变成了:硕士--technician(院校或者公司)

     2、其他性质的学科

     如营养,流行病,生物统计,公共卫生等。

     生物统计,是最近比较时髦的学科,因为他的跨学科的性质,所以有如前几年的计算机热,工作一度很好找,所以你看到很多医学生,纷纷转向生物统计。但是他的热度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实在是一个不好预测的事情。就象当年的计算机,曾经一度遍地黄金,谁又能料到,会突然间一蹶不振呢?

     公共卫生,在北美和欧洲,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专业,但是中国目前,似乎对公共卫生注重的还不是很够。我的一个朋友,拿到了美国绿卡,再加上是公共卫生专业的,现在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工作性质轻松,但是这样的政府工作,常常需要身份的问题。而营养,也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一个专业。

     3、临床医生

     在加拿大,只要你是中国正规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基本上临床的文凭都是被认可的。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医生,程序就是,获得加拿大的公证(公证你的学历)---参加对于外国人的考试(理论)---口试----等待住院医生的职位-----住院医生4-5年----可以找工作或者继续专科医生的训练。

     在这几个过程里,参加考试,大多数人1-2年完成,但是口试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讲比较难,一定要超级好的口语而且对社会比较了解;在一个难关就是等待住院医生的职位了,运气好的话,一年,运气不好的话,无限期。因为加拿大住院医生的职位是极其有限的,大多数是和当年加拿大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数目相当的,因为外国人等待的就是有人quit以后的那个空额,因此可想而知,那么多外国人都在等待这个名额,因此运气和之前的好成绩好背景就很重要了。

     不过一般住院医生之后,就很稳定了,工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住院医生是很辛苦的,大多数人每天可能只能睡少数的几个小时。非常疲惫。

     但是走这条路,需要一个问题,就是钱。从考试到等待住院医生的机会,估计要4年左右,在这种中间,你必须要解决你的生活费用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选择了一边读一个轻松点的学位有奖学金一边准备这些考试,但是你需要注意的就是,任何奖学金和学位都不是白给的,老板找你是让你干活的,他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拿着奖学金,而却准备其他的东西的。

     4、pharmacist

     有些人也选择了这条路,同医生很相似,需要一系列的考试,每门考试考试费都几乎1000加币,而且最后的口试,常常把很多的外国人拒之门外。不过这个职业的好处,和医生相比,是比较轻松,不像医生,随时都有被叫走的可能。

     5、律师

     因为加拿大的律师制度和中国不同,它一般也是,现有一个本科文凭,然后上律师学校,考取律师。所以有些人也选择了这条路。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很多人,都先拿到身份,然后再申请贷款。

     6、回国

     鉴于目前国内这种“白眼郎”的状态,我劝你,如果你真的打算将来回国的话,一定要去一个名校,而且至少得有一个博士学位,回国才会比较舒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