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药驾危害不逊酒驾
2014/12/17 创新医学网

     药驾危害不逊酒驾

     酒后驾车的危险,人尽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药驾”同样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专家提醒:服用一些药物后会出现困乏等现象,在此期间驾驶车辆,其危险性并不逊于“酒驾”。

     什么是药驾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有关资料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服用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药驾的危害

     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达十几类,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都是容易让患者“被药驾”的常用药。如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能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

     药物都具有确定的剂量和用药的对象,从药理学角度看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药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专家提醒,“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所以在驾车前服药时,需详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哪些药物会影响驾驶

     有些药物服用之后会让人变迟钝,有些药物服用之后则会让人太兴奋,而兴奋过度会让人不灵敏。除了药品,有些保健食品对呻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也有药驾效应。

     感冒药

     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它是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种种过敏症状。抗组胺药,是用来抗过敏的。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

     服用感冒药,不良反应有嗜睡、反应迟钝、头晕、头痛、目眩、倦怠、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会影响驾驶。药物有感冒/清胶班、异炎康片、纵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咳镇痛药

     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

     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还有其他镇痛药,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抗生素药

     长期使用使用庆大雄素、链霉素等氨基糖普类抗菌药,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驾车时慎用。

     镇静催眠药物

     安定、氮石除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有镇痛催眠作用,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苯巴比妥,偶尔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中药成分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常见失眠、情绪不安、眩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也应注意。

     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如何避免药驾

     专家建议,患者应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有此类副作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在驾车时如果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西药。同时,在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买药物时,最好提前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司机或者长时间从事驾驶工作,这样医生会根据病情更换不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在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方面都要认真考虑,不可超剂量用药,还要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内开车。

     文章来源:济源二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