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止痛药?医生剖析三大用药误区
2014/12/17 创新医学网

     除了感冒药和止咳药,止痛药也是家庭必备的药物,不过你真的会使用止痛药吗?请市民看看下面罗列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观念。否则小心止痛药不止痛,反倒惹出一堆副作用。

     【误区一】

     不管哪里痛,只吃自己知道的止痛药!

     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疼痛门诊中,有各式各样被疼痛折磨的患者就诊,其中有一些病人之前就已经自己服用了止痛药,发现没有效果后才到医院就诊。等医生一问病史,才发现病人根本就吃错了止痛药。

     疼痛门诊主治医生黄章翔博士说,例如患有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没有服用能对症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而是服用“听说止痛效果最强”的吗啡。“不是对症治疗的药物,药效再强也不能有效止痛,而且容易因为剂量大而产生副作用。”

     【误区二】

     痛才吃药不痛不吃

     “不疼我就不吃,疼的时候我就多吃。”在疼痛门诊,黄章翔还遇到过这样的癌痛病人,因为不规律地服用吗啡,导致每次疼痛发作时,一次就要服下8粒吗啡才管用,而且止疼时间越来越短。“一盒吗啡也才10粒装,一般而言一粒药就能管12小时,他这样大剂量地吃实在不应该。”黄章翔说,这位病人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皮肤瘙痒、便秘等症状,并且药物的耐受性也越来越大。

     止痛药要在出现疼痛时才用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正确的方法是:止痛药应当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按规定时间用药,而不是当疼痛再次出现时给药。根据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应按时给予止痛药,以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将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阈之下。

     【误区三】

     吗啡会上瘾不如杜冷丁

     吗啡和杜冷丁均属于止痛药性较强的一类药,长期以来,持有“吗啡即是毒品”观念的患者一直存在。黄章翔表示,其实杜冷丁比吗啡更危险。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杜冷丁的止疼作用只有吗啡的1/6,但是副作用强度是吗啡的6倍。黄章翔说,不少患者都担心使用吗啡后会成瘾,难戒。但事实上,临床试验证明正确使用吗啡的患者,在出院后很少有想再服用的阶段性反应,即使有也在一两天中就能消除。反观杜冷丁,其止痛效果只有1~2个小时,而吗啡有6~7个小时。“其实现在医生更多使用其他的替代药物,杜冷丁已经渐渐退出市场了。”

     【正确使用止痛药的方式】

     出现疼痛表明机体肯定存在损伤或者潜在的损伤,所以急性的疼痛是生理的反应,是对我们有提示作用的“好痛”,而慢性长时间的疼痛对人体则有巨大的伤害,我们一定要控制住,不能让疼痛破坏我们的机体稳态。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止痛药。

     1、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各类关节炎等慢性疼痛,发热伴有头痛、牙痛、急性扭伤等急性疼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塞来昔布等;

     2、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遵医嘱进行控制,一定要规律控制,并在疼痛消失后再维持用药一段时间,以避免复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果无法规律控制而造成中枢敏化改变,可能会在疼痛时间上大大延长,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神经病理性疼痛阿片类药物效果较差。

     3、对于有疼痛的癌症患者,应果断地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使患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能减轻痛苦。应该按阶梯给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