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请听医生说完好吗?
2014/12/26 创新医学网

    

     医生对患者说(1)

     ——关于患者的就医态度

     生病当然是一件痛苦的事。身体不舒服,心里也不舒服。躺在病床上,心里无聊、烦闷;花钱,动辄几百、几千、几万,心疼;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心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患者满怀希望地来到医院就医,钱花出去了,病情却没有像自己期待的那样立刻好转,甚至还越来越坏,因此更是恼怒。于是患者开始向医生发脾气。

     第一,是疾病给你带来了身心损害,而不是医生给你带来了身心损害。是你自己生病了,来医院购买医疗服务,而不是医生先把你弄病了、因而亏欠你的、并通过医疗服务向你“偿还债务”。你的敌人是疾病,而不是医生。医生是帮你战胜疾病的,是你的同僚和战友。因此,你身体不舒服或心里不舒服,都不应该向医生发脾气。(当然,你也不必感谢医生,因为医生只是履行工作职责、赚取劳动报酬而已,并不是慈善、恩惠行为。)

     第二,人类医学目前还做不到“包治百病”。有些疾病无法一下子就缓解或抑制,即使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手段,病情也要继续加重或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好转;有些疾病根本无法确切地治疗,基本上只能任由它发展,也许好转,也许恶化,治疗只是尽可能地增加好转的概率;有些疾病必然要死人,用药只是尽可能地延缓死亡的到来,或者博取延缓死亡到来的可能性。你可以理解为人类能力的局限,也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总之,不是你花钱就能解决的。如果花钱就能解决,那有钱人、有权人岂不是都可以长生不老了?因此,病情没有如你所愿地好转或痊愈,只要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没有过错,你就没有权力责怪医生。

     医生对患者说(2)

     ——为什么诊断和治疗如此困难?

     人们生病的时候,到医院看病,总是希望立刻确诊、立刻实施最正确的治疗、立刻见效、立刻痊愈。病中的身心是痛苦的,谁也不愿意多煎熬啊。但是,这种愿望却往往难以实现。医疗工作是修理人体的工作,但它绝对不像修理汽车、电脑、手机等人造机器那么简单,实际上,医疗工作更像一种科研工作。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疾病的复杂性,诊断和治疗必然是一个不断猜测、尝试、赌博、总结、修正的复杂过程,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走弯路、犯错误、耽误时间。

     人体、疾病、诊断、治疗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体比任何人造机器都复杂得多,比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巨型计算机、航空母舰、核反应堆……都复杂得多,零件数量多得多,零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复杂得多。维修对象的这种量变,导致了维修工作的质变——维修人体比维修人造机器要复杂得多。

     第二,机器是人造的,维修工程师的手里有图纸和说明书,维修工程师知道每个零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人体是上帝造的,医生手里没有图纸和说明书,而只能逐步研究每个零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疾病是撒旦造的,医生手里也没有图纸和说明书,而只能逐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过程,进而研究对策。人类目前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还比较局限,对很多生理机制和疾病机制都不清楚。医学行业里,针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往往存有争议,众说纷纭;即使是写进教科书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也往往只是“当前看似最好的”或者“当前看似最不坏的”;今年全世界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也许明年就被一个新的科研成果否定、替代。因此诊断和治疗工作往往是探索性、尝试性的。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时候还要小赌一把。尝试,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是正确的话就赶快继续,如果是错误的就赶快修正。但要想做到只正确、不错误,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疾病的数量众多,每种疾病涉及到的症状都可以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患者都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尤其是疾病初期,症状表现往往不典型,根本无法立刻确诊,只能先做一些尝试性或保护性的治疗,密切观察,逐步缩小诊断范围。常有患者说“我都知道,就是肺炎,怎么医生还不能确诊?怎么还要做那么多检查?”,那是因为,你只听说过肺炎,而医生知道几种、几十种症状类似的疾病,需要逐一排查。

     第四,每个患者的身体都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也就是“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诊断和治疗也必然是差异化的。但医生事先并不掌握具体每个患者的身体和疾病状况,因此需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断尝试、总结,逐渐熟悉,再采取因人制宜的下一步措施。(就好比,每个人的酒量不同,有人喝二两酒就醉了,有人喝二斤也不醉,酒吧服务员怎么能一下子就知道客人喝多少酒最合适呢?再比如,有人喝酒后脸红,有人喝酒后脸白;有人喝酒后滔滔不绝,有人喝酒后沉闷不语;有人喝酒后出疹子,有人喝酒后没有任何外在表现……怎么能一下子就判断出某人是否喝了酒、喝了多少酒呢?)而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难免某一步尝试深了或者尝试浅了,这是无法避免的,医生能做的只是根据尝试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

     第五,检修机器时,可以直接拆开,探察里面;或者把零件摘下来,检测单个的零件;还可以用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替换,以找到问题所在。但在检修人体时,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自己,都希望检修过程尽可能无创、微创,这样难度就加大了。就像看着一个黑盒子,不允许拆开,只能从外面改变几个因素,看它有什么反应,借此来猜测盒子里面究竟有什么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工作,就像盲人摸象,或者智力拼图,当然比直接拆卸、探察、检修的难度要大得多。X光、CT、核磁共振,可以帮助医生探察人体,但正如你所能想象到的:它们也各有各自的局限性,而并不是万能的。显微镜看不出你的爱人在你之前谈过几次恋爱,望远镜也看不到你五年后能住上多少平米的房子。

     第六,修理人体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有些治疗手段虽然有效,或者起效迅速,但因患者恰好患有禁忌症,或者身体素质无法承受,则不能采用,而只能换用其他温和但效果差、起效慢的治疗手段,甚至无法直接开展治疗。当然,江湖骗子医生不会管这么多,他们敢下猛药,看似药到病除,实际上可能用了禁忌药物,甚至是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药物,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害。

     第七,修理机器时,可以用同规格的零件替换损坏的零件。尤其是电子产品,诸如手机、U盘、MP4,如果电路板上的某个零件坏了,往往无法真正“修理”,所谓“修理”只是给你换个零件,或者直接更换整块电路板。但对于人体,绝大部分“故障”是不能更换“零件”的。只能是设法修理已损坏的零件,让它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这样难度就比较大了。

     第八,由于人体生理的复杂性和人类医学的局限性,“治疗”往往并不是直接消灭疾病,而是尽可能地对生理活动和疾病活动进行干预,设法让正常生理活动强大一点,设法让疾病活动削弱一点,促使人体自身的力量战胜疾病,重新建立健康的平衡。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好,或者疾病不严重、对原有生理平衡的破坏较小,那么还相对容易给予干预、恢复健康;但如果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就比较差(如老年患者、长期慢性病患者、有严重并发症患者),或者疾病比较严重、对原有生理平衡的破坏比较大,那么就不容易给予干预、恢复健康,这样,即使给予了最正确的治疗,病情也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不好转,甚至还会恶化或导致死亡。

     第九,与通常的机械、电子设备的运转过程相比,人体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缓慢的、渐进的,因此,治疗起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现有的、病态的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破,新的、健康的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这与修理机器不同——修理机器,修复损坏的零件,或者换上新零件,故障就可以立即消失。

     因此,提醒各位患者朋友,要认识到医疗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要拿一般的修理人造物品的工作跟医疗工作做类比,两者的难度实在不在同一水平上。在医疗活动中,第一,误诊误治,走弯路,犯错误,耽误时间,都是客观上无法避免的;第二,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这不是因为医生不敬业、不用心、不讲医德,而是因为,医疗工作本身就是这样的。

     当然,如果是因为医生的过失,造成误诊误治、延误时间,那不在上述讨论之列。如果因医生的过失给患者造成损失,医院或医生个人当然应该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并接受惩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