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回应"抗生素门":水质达标!
2014/12/28 创新医学网

    

     南京市城建集团回应表示,现已委托专业权威机构进行抗生素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即对外公布

     央视12月25日报道称,经调查发现,河流中抗生素含量惊人,甚至在南京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也有两种抗生素检出。南京市城建集团回应表示,南京水务集团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106项指标(但这106项指标中不包含对抗生素的监测指标),现已委托专业权威机构进行抗生素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即对外公布。

    

     此外,央视记者还在南京溧水走访了十几家养鸭场,发现存在乱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南京市农委兽医处的相关负责人都赶到溧水,对部分养殖场进行调查。

     水中的抗生素

     央视曝光 南京居民自来水中检出抗生素

     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央视记者和研究人员分赴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在一些饮用水源地、排水明渠、制药企业、畜禽养殖场等区域周边采集水样。通过实验室检测,这些水样中都有抗生素被检出。而在南京市鼓楼区一户居民家中,对居民自来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阿莫西林含量为8纳克每升,6-氨基青霉烷酸为19纳克每升。

     事实上,自来水中检测出抗生素并非首次。安徽农业大学曾对安徽省滁州、安庆、阜阳、铜陵、蚌埠等城市部分水体进行过调查,在居民饮用的自来水中检出了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6种抗生素,含量高的达到了10.82纳克每升,低的也有3.86纳克每升。

     南京回应

     水质达标,已委托专业机构检测抗生素

     昨天,南京市城建集团针对央视报道的南京鼓楼区一居民家中自来水检出两种抗生素的消息给出回应:

     根据权威部门监测,南京水务集团供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106项指标(106项指标中不包含对抗生素的监测指标)。南京水务集团将立即安排委托专业权威机构,在全市供水区域,尤其是在这一供水区域内选取若干点进行抽样,进行抗生素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即对外公布。

     昨天,还有一份来自南京水务集团的《关于供水安全卫生的紧急通知》的“红头文件”在网上流传,这份文件中写到:经检测,发现我市部分水厂供水出现抗生素(阿莫西林)超标现象。随后,南京水务集团紧急辟谣:经核实,该文件为造假,并已依法报案。

     快报调查

     饮用水监测结果实行月度公布

     那么南京的自来水安全有保障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饮用水监测分三级体系,其中第一级体系来自南京水务集团的自检,每天安排16个项目检测一次,每半月对常规7项进行检测,每个月对常规42项进行检测,半年要对整个管网的130个点的106项进行全分析。第二级体系来自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的监测。第三级来自卫生部门的监督,每月进行一次常规六项检测,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色度、臭和味以及浑浊度,此外,还有季检、半年检以及全年106项全分析,监测结果每月在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微博进行公示。

     水中抗生素浓度没有国家标准

     记者从省环保厅的专家表示,其实水体中能测出抗生素也并不是秘密。关键是在于抗生素的浓度是否过高,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我国对于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还并没有标准,不在常规的监测范围中。对于抗生素的浓度如何定性,如何进行量级,目前还是空白。

     此次央视报道中,南京自来水中检测出阿莫西林浓度为8纳克/升,在专家看来,这个浓度并不高。“很多污染物浓度都是以微克/升作为标准,8纳克是属于很低的数值。”

     南京水务部门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事件有望推动新的水质监测标准的出台。”

     8纳克/升意味着什么?

     昨天,南京市环保部门专家进行了科普:1克=1000毫克=1000000微克=1000000000纳克,也就是10的9次方,换言之,8纳克/升相当于10万吨水中有一片我们日常服用的0.8克抗生素药片。如按一般每天每人10杯水,每杯200毫升计算也就2000毫升,“10万吨水要喝多少年?超过10万年,相当于10万年内吃掉一颗0.8克的阿莫西林,可怕么?”

     南京环保部门表示,粪便中的抗生素对地表水污染比较大,而南京的饮用水源地主要来自长江,被保护得比较好,远离地表水,因此饮用水源地中的抗生素含量可以说微乎其微。

     延伸阅读

     抗生素来自哪里?

     主要是三大来源:第一是人用。进入人体的抗生素不可能完全吸收,近一半会随尿液等排出,进入废水系统;第二大来源是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动物饲料中常添加抗生素,会通过粪便进入到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第三是药厂和医院的医疗废水。据了解,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的6%以上,在兽药用量中占到70%以上。

     鸭子吃的抗生素

     央视曝光 养殖户滥用、乱用抗生素

     央视记者走访了溧水多家养殖场,发现部分养殖户存在滥用、乱用抗生素的现象。在金桥镇岔路口水库旁边的养鸭场,记者正赶上一个养鸭人在往饲料里拌抗生素。养鸭人加了一包药进去,就开始用手在饲料里搅拌起来。搅拌几下,他又拿来了一包这种叫做“育雏开口灵”的药物,准备再加一点进去。但当他研究起包装上的说明,包装上写着:“每一升用本品0.5克”。原来,这种药并不是直接掺进饲料,而是用水溶解喷洒到饲料上。

     养鸭人称,鸭子一般45天就出栏,在这期间,除了打禽流感防疫针外,鸭子即使不生病,每隔六七天也要投喂一次抗生素,来提高他们预防疾病的能力。

     南京回应

     农委调查养鸭场滥用抗生素情况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从省、市农业部门获悉,江苏省农委和南京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赶到溧水,会同当地农业部门对央视曝光的问题进行调查,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据了解,一般进入市场的家禽要经过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上市。

     在暗访视频中,央视记者没有提供处方,却轻松买到了兽用处方药。对此,南京市农委相关人士表示,今年3月1日起,农业部发布的《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刚刚正式施行。今年以来,这项办法在南京市、盐城东台市等5个地区进行试点示范推进,2015年和2016年将在全省推开。而方案中也明确要规范兽药经营行为,“养殖场(户)须严格控制兽药的使用,不得盲目、随意用药,或是超期、超量用药;使用药物必须按规定执行休药期,并做好用药记录。”

     快报调查

     南京的鸭子多来自外地大型饲养场

     被央视曝光的“抗生素鸭子”,会否已大量流向人们的餐桌呢?带着这个问题,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与南京鸭业协会秘书长何春珠取得联系,何春珠首先表示,溧水饲养的鸭子数量并不多,基本在当地消化掉。南京城区的鸭子原材料,大多来自苏北、山东等地。

     “大型饲养场出的鸭子,多能保证质量。”她告诉记者,根据之前的统计,南京每年消费掉的鸭子多达上亿只。其中,超过一半的鸭子是由大型鸭业加工企业提供,其余的则由散布在全城的众多卤菜店销售。而大型鸭业加工企业,多是从苏北、山东等地的大型农场和饲养场进货。何春珠说,检疫部门会对市面上销售的鸭子,做抗生素方面的检测。不过,她坦言,大型企业产品的检测更容易进行,而对卤菜店产品的监督难度要大得多。

     对于“不用抗生素就养不了鸭子的说法”,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表示,养殖户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环境等其他方法,来保证动物的健康,并非一定要用抗生素。 她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养殖户更多指导。

     (原标题:《南京:水质达标,国标不检抗生素》 文章来源:网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