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都带什么回家看爸妈?
2015/2/13 创新医学网

    

     十年前,带吃的看父母,五年前,带女友看父母,如今一家三口回家看父母。年复一年,从青葱到弱冠,从初为人父及至而立之年,今又过年,回想老父亲、老母亲过去十年的叮嘱,最深刻的还是那句重复再重复的话“路上注意安全”,无论是儿女还是儿女的儿女,还有什么比“安全”对老一辈更重要呢?

     1.上学时,过年回家,省出一些生活费,给爸妈带份儿叫“驴打滚”的特产。爸妈欢喜的不得了,一边对我说:别乱花钱。一边又对七大姑八大姨说:孩子带回来的,特别好吃,你们快尝尝。”

    

     2.上班了,过年回家,用积攒了几个月的剩余工资,给老爸老妈带了一份“压岁钱”,钱不多,老爸老妈却握在手里许久,镇定地说:我们给你存着。

    

     3.结婚前,过年回家,经历了数年的“催婚”年关,终于给老爸老妈带回一个“准儿媳”,爸妈高兴地合不拢嘴,把提早准备好的红包硬塞进女朋友手里:这是咱这边的礼节,拿着拿着。

    

     4.结婚后,过年回家,亲戚朋友总是当着老爸老妈的面问我,啥时候给你爸妈带个孙子回来啊?当时的我们,总觉得还年轻,想多过几年二人世界。只听爸妈在耳边不停念叨着:爸妈老了,你们再不要孩子,我们就带不动了。

    

     5.有娃了,头年回不了家,老爸老妈说:娃小,不安全,你们别回了,再不成,我们去看你们。老两口也真不含糊,大包小包带来一大堆,全是久违了的家乡特产和孩子爱吃的美味。

    

     6.孩子两岁了,又到过年,老爸老妈说:啥时候回来啊?把娃娃带回来我们看看!老爸老妈似乎啰嗦了:长途大巴不安全;火车站里别被骗;娃娃要不离手、不离眼;车上要给他盖好,别睡太实了…

     带着老婆、儿子回家后,发现老爸养成了一个习惯:以前不太看电视的他,总是会盯着各种讲述春节天气、春运交通、春节饮食等相关的节目看,而且现学现用,跟我们“有理有据”地一样样嘱咐。

    

     7.孩子三岁、四岁、五岁……过年了,老爸老妈的叮嘱越来越多,内容却只是:路上注意安全,把娃娃带回来我们看看!

    

     这个时候,总觉得“老爸老妈”不再是小时候严厉的爸妈,他们的话变得越来越像小孩子,有时候甚至让做儿女的,觉得好可爱。

     以前古话儿说,“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说的是大人们盼着收成,小孩子们盼着压岁钱和丰盛的团圆饭。现如今,则已是“老人盼过年”,儿女们远在千里之外,年年都是匆匆回家匆匆离家,相聚时日短之又短!

    

     如今,又是一年,老爸老妈还是重复着数年前的话。

     老爸老妈一遍遍地说道:路上,要注意娃娃安全!

     挂下电话,静静地回想,发现这些重复再重复的话语,不是老爸老妈太絮叨,而是在他们眼里,总觉得儿女还小。逢年过节,既想看到儿女、孙子孙女,又担心着路途遥远,儿女路上带着孩子不安全。

     儿行千里母担忧。

     对父母而言,他们期待的,

     不是初次回家,给他们带回的那份儿“名字奇怪”的特产,

     不是初入社会,给他们带回的第一份“压岁钱”,

     不是成家年龄,带回能不能带着“准儿媳”回家,……

     父母老了,儿女们却永远是他们长不大的孩子,只要孩子能“安安全全”回家,与他们一起过上团圆年,就是带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