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这些事件将颠覆心血管领域
2015/2/27 创新医学网

    

     1.CT-FFR 激起变革

     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检测方法,可利用CT扫描数据,对胸痛患者进行冠脉FFR的无创评估。其可精确定位罪犯病变,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血管造影。临床研究证实,其与基于心导管检查的FFR结果十分接近。该技术可通过虚拟支架置入,呈现出对FFR预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其有望从根本上改革胸痛患者的评估方式。

    

     2.TMVR 引发关注

     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迅速扩张的今天,人们的注意力也在逐步转移到下一项重大前沿治疗--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其无疑将成为2015年最火爆的话题之一。

    

     3.左心耳封堵顺风顺水

     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的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目前正在等待FDA的最后评审。一旦获批,其将有可能减缓导管室的手术量压力,并且减少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的需要。

    

     4.个人监测装置 层出不穷

     FDA批准了一款可直接粘在患者胸上的小体积holter,其无线设计免去了患者被各种导线牵绊的烦恼。现在,智能手机app也能做ECG了,其可将心律失常信息从任何地点传输给医生。此类技术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参与性,同时扩大了医生收集到的信息量,协助其作出更精确的诊断。

    

     5.超声技术全面开花

     超声检查正在迅速渗入各项治疗中,袖珍或平板超声仪可提供快速的即时评估,3D/4D经食道心脏超声可指导日渐复杂的介入手术--此类应用,不胜枚举。

    

     6.可吸收支架 坐等禅让

     支持可吸收支架的临床证据,正在日益壮大。裸金属支架作为主力军的现状,将很快成为历史。已有证据显示,与目前最顶级的裸金属支架相比,可吸收支架具有非劣效性。另有新证据指出,可吸收支架可减少PCI患者的心绞痛。

    

     7.减少辐射 重中之重

     针对X线检查的安全性,指南及法律纷纷提出要求,致使其无可避免地站上了风口浪尖。近期出现了大量减少辐射剂量的新技术,它们通过改善探测器技术等方式减少辐射剂量。另外,实时监测患者及导管室人员的辐射暴露剂量,将会成为更常规的做法,不久,更会成为一项硬性要求。

    

     8.房颤治疗 日益更新

     近年来,对于房颤治疗的关注日益增多。除了扩大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应用范围外,众多新型技术相继上市,通过更好地发现及定位房颤根源,可减少2/3或以上的导管消融手术,并可同时提高房颤治疗效果。

    

     9.逆转心衰 不再是梦

     ICD愈加广泛地被应用,以及新型经导管置入结构性心脏装置的使用,将显著减缓或逆转心衰的进程。

    

     10.信息共享 医患受益

     供应商集中化归档(VNA)模式,可实现所有部门的资料共存。通过VNA,医生可远程获取患者电子病历中的全部信息,其还同时支持原始健康数据的交换。

    

     文章来源:新智源医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