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大最火谣,你相信了没?
2015/4/4 创新医学网

     愚人节当天,中山大学开了一场“天下无谣”辟谣大会。由微信谣言过滤器与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宏博知微联合主办。不仅有微信安全负责人杨光分享2014年微信最火的十大谣言,还有专家踢爆谣言的真面目,揭露哪些地方的人更爱讨论谣言,更指出造谣中多男性,但传谣者多为女性,周一更是谣言爆发期,当然,专业人士还传授了三招辨别谣言……

     满满都是干货啊!转给妈妈看,再也不用担心她被骗了!

    

     去年微信十大最火谣言

     谣言一:龙婴出世,转发保平安

     谣言二:风水大师罗列多个民间忌讳的迷信说法,不转就会被诅咒

     谣言三:新人民币即将上市,包含多种面额

     谣言四:日本人残害中国女留学生

     谣言五:肯德基炸鸡内发现蛆虫

     谣言六:某明星家中藏20吨黄金

     谣言七:17岁少女使用被老鼠糟蹋过的卫生巾致使怀孕,肚子里是十多条老鼠

     谣言八:我国多省的麻辣烫、米线店低价购买火葬场尸油煮粉

     谣言九:网传12月1日起实施新交规,施行时间不同,扣罚内容不一

     谣言十:广州女生与陌生人开房,醒后发现肾脏被偷

     以下,我们就通过”谣言的自白”好好认清它的正面目↓↓

     ====我是谣言自白的分割线====

     我的名字叫谣言。性别中性。

     很多人见过我,而且不断让我膨胀。不过,听说昨天有个叫“天下无谣”的大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试图解剖我,并且消灭我。若真如此,我准备在势力削弱、消失以前,做一次全面的“自首”。

    

     我长什么样?

     貌似理性,信息模糊,多负面情绪

     我通常披着貌似理性的外衣,比如通常用看似相对严谨科学的理性文字,来掩盖真实面目,让你看不出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模糊的信息也容易说服众人,获得较高转发量。简言之,就像玩杀人游戏,我用“伪装”延续“生命”。

     知微CEO于霄总结了我的六张面孔:假借权威、捏造数据、制造恐慌、嫁接图片、偷换概念、直击刚需。

     中大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还发现了网络时代我的特征:死亡+理性。

     从传递的情绪趋势看,我的负情绪明显高于正面情绪,偶尔,金钱类能实现正负情绪基本持平。

    

     我常在哪些领域出没?

     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谣言最常见

    

     万能的人类在第三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中,从2014年11月3日至2015年2月28日共17周时间内,将被微信用户投诉举报最多的我的同伙通通揪了出来。对上千篇被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文章作分析。

     统计找到了我行迹江湖的习惯。打上“食品安全”标签的有284篇,“人身安全”标签有278篇,“疾病”标签有259篇,“健康养生”标签有179篇,是举报内容的“重灾区”。此外,带有“转发能够获得某些利益”的内容也有17篇。

     没错,我最常涉足的领域是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相关类主题,占比超60%.

     我的“伪装术”

     数字夸大+大量图片+恐怖后果

     因为伪装,通常我不易被发现。但人类敏锐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深度扫描,揭穿了我最常见的“伪装术”———数字夸大+大量图片+恐怖后果=恐惧说服。

     统计显示,大约27%的内容都有“100%”、“第一”等数字,平均每篇文章带有3 .56张图片,大约33%的文章中提及“有毒”、“致癌”等与死亡相关的词语。而“据某权威机构研究”等“伪专家”的说法也在其中占了一席之地,达到了统计样本的12.85%.

     “简言之,击中人类怕死、怕伤、怕早死的心理。”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对我的形容一语中的。“消息源看起来可靠;满足自己对现实的假象,特别想减肥,吃某样能减肥增肥就容易信;反复听到但没有人批驳,没人能干掉他。”

     而在传播中,人类还会用添油加醋的手法,挑最可怕的点放大、磨尖,再让其他人类同化,击中人类的恐惧心理。

     我的传播地图

     东部沿海地区讨论热度最高

    

     我的足迹到过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但在不同地区,人们对我的“热爱”指数不一。

     总体看,讨论热度最高的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热度最高。而越往内陆热度越低,贵州、青海、西藏则始终相对最“淡定”。

     打比方,最关注“食品类”话题的,集中在沿海一带,除了福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北京等。“转基因”话题也如此。

     “瘦肉精”话题热度分布情况,除东部沿海各省外,四川成为内陆地区关注这个话题热度的一个制高点。

     我的作息时间表

     周一、周二、周三、周六是谣言高峰期

    

     和人类一样,我也有我的作息规律和时间表。我周一到周三出来“溜达”,周四、周五休息,周六再出来和大家会会面。

     研究人员将17周共625条“谣言”文章按照周一到周日分类分析后发现,周一到周三是我(“谣言”文章)出现的峰值阶段。临近周末“谣言”文章数量会出现明显下降,随后在周六又出现另一个小高峰。

     我的“性别吸引指数”

     男人最爱制造谣言,女人最爱传播谣言

     宏博知微还对我进行了抽样统计,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传播谣言过程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比如一个寻找失散儿童的文本,传播谣言的女性占89%,男性占11%.“女性感性,容易被打动。”于宵说。同样在一则苏州某寺庙招尼姑的传播中,男女比例为39:61.

     不过,真正制造我的8成以上是男性。于宵抽样的数据就发现,制造谣言的人类中,女性只占17%,男性占83%.这是个多神奇的组合,男性造谣,女性传谣吗?

     我的“战斗力”

     速度是“辟谣”传播的10-100倍以上

     我很骄傲的一点是,我的传播速度之快猛,经常以量级增速。有人类形容我“当辟谣的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了整个地球。”于宵就说,我的速度一般是“辟谣”传播的10-100倍以上。

     有个例子,某公众号发了一则“谣言”,阅读量是10万+,很快江苏网警公众号进行辟谣,没想之,阅读量仅29.“真正被看到的辟谣帖的比例,多数情况下,远远低于谣言传播的数量。”难怪于宵感慨,“谣言动动嘴,辟谣跑破腿。”

     这些招数正在摧毁我

     查明出处、核对信息中原始人名机构名、请教专业人士

     昨天“天下无谣”大会上,人类都在对我放大招,可怕。果壳网主编徐来最狠,他希望“人人有台谣言粉碎机”。

     他让人类学习利用查明信息出处、核对信息中的原始人名、机构名、向专业人士请教这三招试图打压我。

     何凌南还总结了六大招术:一看是否老帖,二看消息源是否可靠,三看引用证据来源,四看有没有出处,五看是讲故事还是做统计,六看是客观数字还是估计数字。

     微信的安全负责人杨光就直言,要与我“死磕到底”。他带来一组数据,如今每天用户发起谣言举报3万次,谣言样本库积累的种子量已达30万个,日均谣言拦截量已达210万次。

     “大家有没有感觉,今年比去年谣言少了?”杨光说,现在通过用户举报、人工审核、进样本库、技术拦截几个步骤,可以覆盖到60%的“我”。

     如此强大的力量,难道我就要和大家说88了吗?当然,我深知,即使我今天坦白“自首”了,人类也不会对我从宽处理……

     出品: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冯巧

     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 实习生 徐楚函

     数据来源:“天下无谣”分析报告

     你关心哪些科学新闻,你怀疑哪些传闻不靠谱,欢迎给南都科学君点题,集齐最权威专家的解读,你就有可能呼唤出真相。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