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症
2016/3/30 创新医学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我国台湾地区为0.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在西方,反社会性人格以男性较为多见,在患者的家族中,亲戚多有反社会性人格,物质滥用、婚姻破裂和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父母常关系不和,患者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

     对于这类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1)无社会责任感;(2)无道德观念;(3)无恐惧心理;(4)无罪恶感;(5)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6)无真实或真正感情,对于犯下的罪没有愧疚感;一般在青春期特征比较明显,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

     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这类人的智商一般都高于常人,而且没有任何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

     对于反社会性人格的治疗,药物治疗只能针对特定的表现,不能够改变人格结构。心理治疗是首选,通过参加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活动以控制和改善患者的偏离行为,使其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使患者认识自己的性格缺陷。

    

     综上所述

     >反社会性人格如果成为杀人犯,表面应该是人畜无害,生活正常健康,几乎让周围人分辨不出来的类型,有些甚至比普通人更爱社交。

    

     作者简介

     半城樱花

     双子座的我有一个不一样的另一面,头脑中天马行空,喜欢音乐,喜欢打羽毛球,对生活的态度是知足常乐,开心就好!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