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胆固醇,败也胆固醇
2016/5/31 创新医学网

     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为胆固醇“平反”。

    

    


     美国农业部在其最新一版(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5-2020)的美国膳食指南中写到:“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天(大约1.5个鸡蛋)。但是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 同时,DGAC发布新的膳食建议:不再限制居民胆固醇摄入量,建议关注糖分摄入量,这是膳食的一大隐患。美国心脏病专家Steven Nissen博士认为这一改变是十分正确的。

    

     一份由拉姆斯登(Christopher Ramsden)领导的研究 Minnesota Coronary Experiment (MCE)报告,刊于世界权威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期刊》(BMJ)。研究分析了明尼苏达州的精神病院及护理院45年前的数据。约9400人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餐单以植物油代替饱和脂肪,另一组则含有高量动物脂肪。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组人群,血液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平均从基线值-13.8%v-1.0%; 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并无任何区别,同时各种预设的亚组分析,也未观察到差异。令人惊讶的是,通过COX回归分析,校正协变量后发现,血液中胆固醇每下降30 mg/dL (0.78 mmol/L),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22%(HR: 1.22, 95%:CI:1.14 to 1.32; P<0.001),也没有发现降胆固醇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有任何益处。进一步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降低胆固醇的治疗,并不能给心血管疾病带来获益。

    

    

     目前,这个结果已经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和讨论,目前来说,主要由以下几个观点:

     1、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可能被夸大;

     2、 动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一样重要,应均衡饮食;

     3、 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到底孰优孰劣吗,目前难以确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目前全球医学顶尖杂志《Nature》也发表了一篇文章(2016,doi:10.1038/nature17412),研究者指出,胆固醇在抗肿瘤效应中也会发挥作用。研究者在动物模型中证实,ACAT1在将游离胆固醇转入细胞中储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缺失或者作用被抑制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也就是说,血液循环中一定高水平的游离胆固醇可以帮助机体发挥抗肿瘤效应。

     科学在进步,人类在发展。这真是成也胆固醇,败也胆固醇啊。

     那么胆固醇在人体内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其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欲知详情如何,请看下回详细分解……

     作者:虞淦军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