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要成热门专业还得提高待遇!
2016/8/8 创新医学网

     因为种种因素,学医成为一个不受宠的专业。虽然日前,广东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50.3%的受访者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位列“最期待”职业榜首。但是,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高考“状元”中,无一人选择医学专业。

     内地高考“状元”无人学医,但不久前发榜的有着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4位“状元”中,却有3名表示立志行医。两相对比,反差之大,令人反思。

    

     内地

     投入多、压力大、风险高 ,是学生学医的最大障碍

     要成为一名医生,需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还要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其中的投入和艰苦可想而知。而且从医后,还要面临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以及紧张的医患关系,最后收获的却是与付出不成比例的薪酬。在此情况下,学医不受内地高考考生尤其是“状元”们的青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新的《广东省执业医师队伍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在广东省的医师群体中,不同意子女从医的占71.65%,也多半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香港

     医生待遇高于普通行业

     据了解,在香港,学生进入医学院7年之后,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但毕业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万港元的薪金,而普通大学毕业生则只有1万港元左右。《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得久挣得却不多,外科医生月薪3066元、内科医生2713元,远低于游戏策划5273元、互联网开发5174元的月薪。

    

     美国

     美国医生待遇是平均收入的3倍

     2013年,美国医生平均年收入为191880美元,约为社会平均收入的3.67倍。我国既往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医生收入仅为社会平均收入的1.19倍。

     由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求学、工作付出了很多金钱、时间和精力,然而相比香港和美国等地,我国内地医生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相应的标准。所以,要想让学医热起来,并尽量减少医学院学生的转行,提高医生待遇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医改,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变“以药补医”局面,让医生的智力价值和技术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并逐步建立起与医务人员劳动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制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广大患者也将从中受益。

    

     待遇高了,学医的热情才能重新点燃

     我们相信,随着医生待遇的提高,许多人学医的热情将被重新点燃,患者的就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加上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拿回扣、收红包、过度医疗等不良现象也将随之减少,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双赢。

     资料来源:红网

    

     作者简介

     于洛,小文案一枚,一不小心进入医疗圈,爱纠结、爱自由的水瓶座。

    

     创新医学网

     为了促进临床医生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创新医学网特创建各学科学术交流群,

     不定期进行学术讲座直播,目前已对外开放:全科群、儿科群、内科群、外科群、妇产科群、麻醉科群以及护理群。期待入群的医生朋友请加微信号:3083784441,进行入群申请。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