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出奇招,往基层转一个病人奖600元
2016/9/21 创新医学网

     引言

     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间不知需要多少政策制度的辅助进行,而近日,健康报《江西新余:下转病人每人次奖600元》一文引起了大家关注。江西省卫计委新余市医改发言稿里是这么说的:“专家下基层按每人每天400元的标准,由财政给予补助。鼓励上级医院将符合下转条件的住院患者向下转诊,按每人次600元给予奖励,奖励经费由市财政给予预算安排。”江西新余为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放出这样的大招,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病人,每人次奖600元,按人头给钱鼓励下转的,还真是国内头一遭!

     以前,为了获取“病源”,有些大医院往往会“花钱”让下级医疗机构给它输送病人,也就是所谓的“倒卖病人”,这样的事情都是公开的“潜规则”,现今,政府为了鼓励分级诊疗政策,反其道而行,“利益合法化”引导大医院“转让”患者给下级医院,可行性有多大呢?

    

     用利益引导的行为,会不会诱发 “见利忘义”行为

     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认为 “这样一来,上级医院可以让一些明明可以出院,回家休养的病人,转移到下级医疗机构;或者,有些病人根本不需要住院的,也被大医院安排到基层。这么做的后果,很容易刺激过度医疗。”

     但摆在分级诊疗面前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需要采取手段去刺激上级医院下转病人,而是下级医院能否稳妥接住这些病人,并且提供优质的诊治,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安心的保障。

     当前分级诊疗效果不佳,最根本的原因是下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强,让很多患者不相信小医院的诊疗水平。贸然使用刺激手段让上级医院下转病人,下级医院有足够的功力接招吗?

    

     当前分级诊疗效果不好,最根本的原因是下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强,让很多患者不相信小医院的诊疗水平。贸然使用刺激手段让上级医院放手病人,下级医院是否能妥善接管呢?

     医院的诊疗水平关乎到患者的生命质量。而这也正是基层医院面临的短板。市里、县里的小医院,还有乡镇、社区卫生院这类小医院,硬件,软件都与大三甲医院相差甚远,而且各医院之间水平良莠不齐,这些下级医院基本状态都是缺人才、缺设备,甚至有些还缺药品。

     基层医院人才引进难

     医疗设备缺乏,影响医疗水平

     很多下级医院因为资金和相关医师短缺的问题,没办法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比如MRI,患者往往需要到市里大型医院才能做,但在老龄人居多的乡镇,脑梗患者很多,基层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和排除法来进行诊断性治疗,无法明确病因,往往也导致很多误诊误治,还有一些细分科室的仪器设备,基层医院往往不缺少设备采购的资金,但缺少相关的医师,比如动静脉彩超,基层医院因为无法招聘到优秀的血管彩超医师,就无法开展血管彩超,类似动静脉闭塞、静脉曲张这些常见病也需要建议患者往上级医院做个检查确诊。倘若接到上级医院转诊下来的患者,一些需要定期复查追踪的项目,下级医院无法满足,这又如何是好?

    

     有限的药品如何接收转诊病人

     基层医院的药物采购需要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求,所以很多药物,在基层医院并没有,(此处基层医院为狭义基层,一般是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医院等)比如用于关节内注射用的玻璃酸钠注射液,一般的社区医院并没有,患者需要注射的话,还需前往县级以上的医院。由于现在实行药品零差率制度,很多便宜药厂家也不愿意卖给基层医院,而一些进口的贵价药,小医院又采购不起,药品无法和大医院对接,如何接下大医院转诊下来的病人呢?

    

     作者简介

     于洛,小文案一枚,一不小心进入医疗圈,爱纠结、爱自由的水瓶座。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